2024年7月15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赤心励行,赤韵留芳”社会实践团队赴吕辉村寻访吕辉红色革命纪念馆纪实
7月15日,春风轻拂,阳光如织,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带着满腔的崇敬与深切的缅怀,踏上了探访吕辉村的征途。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革命精神的村落,不仅见证了无数英勇的过往,更是皖南红色文化中一颗闪耀的星辰,永远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图为“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队员,照片提供:孙雯)
一踏入吕辉村,首先吸引同学们目光的,是那尊高大而庄严的革命烈士吕辉的塑像。他矗立于蓝天白云之下,国旗在旁随风轻扬,如同一位不朽的守护者,静静地凝望着这片他曾用生命捍卫的土地。吕辉同志的眼神,穿透了漫长的岁月,依旧坚定而深邃,那里面蕴含着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坚守,对革命胜利不可动摇的信念,以及对后代子孙能够生活在和平与繁荣中的殷切期望。
图为吕辉雕像 徐芷嫣 摄
图为展陈馆外墙绘 孙雯 摄
革命老区,绿色殿堂
怀抱着满腔的期待,同学们进入了纪念馆,首先详细了解了吕辉村的历史。
吕辉村,一个隐匿于黄山山脉与天目山怀抱中的瑰宝,不仅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生态条件著称于世,更因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而闪耀着独特的光辉。这里,高达95%的森林覆盖率如同翠绿的屏障,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纯净与宁静,空气中弥漫的丰富负氧离子,让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旅人都能深刻感受到“天然氧吧”的清新与舒适,成为炎炎夏日中不可多得的避暑天堂。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吕辉村还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资源而备受瞩目。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四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吕辉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革命精神。汪家祠堂等红色景点不仅见证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更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奋斗。
随着时代的发展,吕辉村也在不断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2018年,吕辉村被授予“中国特色村”称号;2019年,更是被评为第二届宣城市十大美丽乡村;2022年,更是荣获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美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吕辉村自然美景和人文底蕴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期待与鼓舞。
图为吕辉红色纪念馆前 孙雯 摄
待到星星之火燎原日,便是红旗舞于高峰时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同学们了解了皖南的革命在吕辉村的发展历程。吕辉村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最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的思想氛围,使宣城成为了皖南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随着五四运动的风潮吹拂到这里,恽代英、萧楚女等革命先驱带着新思想、新文化的火种,来到了宣城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他们在这里播撒革命的种子,培养了一批批追求真理、勇于斗争的进步青年。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宣城县的党组织也逐渐发展壮大。1927年11月,中共宣城独立支部的成立,标志着宣城县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支部的成立,不仅为宣城地区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更为后来皖南地区乃至全省的革命斗争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在党的引领下,在人民的不断奋斗下,泾旌宁宣游击根据地创建了,这标志着,党领导下的皖南人民在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中最终找到了适合自身条件的斗争方式。在这片山区,革命火种迅速蔓延,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泾旌宁宣游击根据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它的创建、发展、巩固和最终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更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图为实践队员与其他参观人员交流 孙雯 摄
图为实践队员与其他参观人员交流 孙雯 摄
红旗鲜艳依旧,英雄名垂千古
紧接着,同学们来到了革命烈士吕辉的介绍板块,大家被其中内容深深吸引,同时也被吕辉烈士的生平故事深深打动。革命烈士吕辉是一位伟大的革命战士,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牺牲精神。
吕辉,1923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年幼时,他的父亲去世,家庭的经济状况变得十分困难。然而,吕辉并没有被困境击垮,他聪颖勤奋,坚持学习,并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并在年仅16岁时加入了新四军挺进纵队。他在部队中担任文化教员,不仅传播革命理念,还亲自参与战斗。在皖南事变中,吕辉不幸被捕,但他并未屈服于敌人的威胁。在被押往集中营的途中,他机智地逃脱,之后隐藏在农村,同时设法寻找党的组织。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地下党的帮助,他重新回到了革命的队伍,开始了他的游击战争生涯。
在长期的游击战争中,吕辉表现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他带领游击队频繁活动在山区,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动员他们参与革命事业。尽管面临巨大的危险,他依然坚持帮助当地群众学习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吕辉逐渐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在他的带领下,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建立了一支具备战斗力的队伍,还创建了泾旌宁宣游击根据地。
然而,革命的道路上总是充满艰辛。随着游击队的壮大,敌人对吕辉的迫害也日益加剧。但吕辉始终坚定信念,与敌人巧妙周旋,多次粉碎了敌人的“清剿”。
但不幸的是,在1948年的反“清剿”斗争中,吕辉在指挥战斗时被叛徒开枪击中,英勇牺牲。他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吕辉同志牺牲时年仅25岁,他选择了用身躯铸就革命的钢铁长城。
吕辉烈士的一生,是革命精神与人格魅力的光辉典范,“百折不挠,勇于创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讲解员用这四个词完美概况了吕辉同志的一生。
“百折不挠,勇于创新”这八个字深刻概括了吕辉在革命道路上的坚定信念和非凡勇气。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和艰难险阻,他没有退缩,而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创新的思维,一次次突破重围,为革命事业开辟道路。他的这种精神,是革命者最宝贵的品质之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则是吕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真实写照。他深知,革命不是空谈,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付出。因此,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无论任务多么艰巨,都从不言苦,从不言累。他的这种实干精神,不仅赢得了战友们的尊敬和信任,更为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生活中,吕辉烈士更是展现出了他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情怀。他从不以身份地位自居,始终保持着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的生活作风。他将自己的舒适和便利让给战友们,自己却甘愿忍受着不合脚的布鞋和朴素的衣物。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和感动。
“打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幼年丧父,家境贫苦命运多舛,但这始终没有阻止吕辉同志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反而在苦难的磨砺,越挫越勇,成就了他非凡的一生。红旗鲜红依旧,英烈名垂千古,逝去的时光总会被人们遗忘,但是吕辉同志的精神依旧闪闪发光,村口处的吕辉精神标语,广场处高大巍峨的雕像,这都是人们铭记的证明。人民用自己的方式铭记这段历史,并让吕辉的精神在新时代下焕发新的生机!图为吕辉旧照 孙雯 摄
图为陈展馆外墙标语 李一凡 摄
翠柏苍苍铭壮志,千重岁月千重恩
泾旌宁宣游击根据地,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悄然扎根,从萌芽至茁壮,每一步都浸透着先烈们的汗水与鲜血。这里,是勇气与智慧的交响,是信仰与忠诚的熔炉。在这片革命热土中,刘文龙、凌霄、洪维恭、王歧山等无数烈士用自己的身躯书写了绚丽的革命华章他们之中,有的人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毅然投身革命洪流;有的人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直至最后一刻;还有的人,在后方默默奉献,为前线战士提供坚实的保障。他们的名字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他们的奋斗,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更是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后世的和平与幸福。
图为陈展馆内烈士生平资料 孙雯 摄
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革命烈士们把自己壮丽的青春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他英勇斗争的事迹和优良品质是留给泾旌宁宣四县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烈士陵墓旁的青松翠柏在风中沙沙作响,似乎在诉说着英雄的往事。
红旗在岁月长河里几经浮沉依旧鲜红如血,英雄的名字也将永垂千古
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不畏强敌,舍身忘死,为民族而战,为劳苦大众而战,值得人民永远铭记,永远缅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浩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