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刘言格)为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及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长安大学人文学院“数字遵行,韧泽万家”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6日,在导师包涵川的带领下,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洗马路街道展开了一场关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深度考察。此行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洞悉基层社区治理的现状与挑战,用青春活力注入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图为实践团队在洗马路街道洗马社区调研。通讯员 刘言格 摄
7月17日,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洗马社区,并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地进行了实地参观调研。在此过程中,团队与社区党总支部书记糜伶、街道书记陶建武等干部就城市党建工作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糜伶书记以其丰富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生动展现了洗马路街道在党建引领下创新发展的全貌。
图为实践队员与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交流。通讯员 厉雨晴 摄
洗马社区采取多元策略,深耕细作基层治理,构建了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通过“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的深化,网格员和联户长成为社区治理的先锋,创新性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有效应对了社区治理的复杂挑战。同时,社区以“红色美丽楼栋”为载体,推广“红色美丽楼院”、“红色美丽小区”、“红色美丽商圈”,借助“五在楼栋”工作法,解决了老旧小区长期存在的“三无”问题,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社区利用“红城微家”与“联心亭”小程序等数字工具,建立了居民心愿收集平台,已成功帮助居民实现超过300个“微心愿”。推行的“四单制”模式,即“居民点单、联户长接单、社区晒单、居民评单”,确保了公共服务的人性化与精准化,让基层治理更显温情与关怀。
从智慧党建平台的构建到党员志愿服务的普及,从“红色物业”的创新实践到“党建+社会治理”模式的深化探索,洗马路街道在党建工作上展现出的新思路与新作为令人瞩目。
图为实践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通讯员 厉雨晴 摄
本次调研使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数字技术在党建领域的无限可能。洗马路街道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效能与透明度,还极大强化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党建与民生福祉的深度融合,使得“韧泽万家”的理念在洗马路街道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无论是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还是优化社区服务,党建工作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彰显了其在新时代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价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厉雨晴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