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杨晋 刘增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物和文化遗址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处决定由研究生会牵头组建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以“文化兴农”“科技助农”“实践帮农”为主题的专项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出发前合影
7月8日,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处研究生会志富“稻”路,禾“梨”同行乡村振兴促进团赴巫山县庙宇镇长梁村进行“三下乡”活动。在庙宇镇组织委员李刚、长梁村村支书许生陪同下,“三下乡”团队参观了龙骨坡遗址,并拜访了非遗文化抬工号子传承人龙代清。
图为庙宇镇领导带领团队前往龙骨坡遗址
在龙骨坡遗址,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龙骨坡遗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年以来的考古发掘进一步证实了200多万年前中华大地已经有了人类足迹,将中国的史前文化前推了近100万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龙骨坡遗址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要载体。在听完考古工作人员讲解后,团队成员认真参观了遗址内展品,浏览并记录了相关资料,结合习总书记教导,进一步加深了对龙骨坡遗址的认知,对人类史前文明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坚定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图为龙骨坡遗址工作人员为团队讲解
图为抬工号子传承人为团队讲解
随后,团队成员拜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抬工号子第三代传承人龙代清。在其家中,龙代清老师介绍了抬工号子的起源及自身学习历程,对抬工号子这一非遗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入阐述。龙代清老师依旧清澈坚定的眼神和略带沧桑的话语深深感染了在场同学。团队成员纷纷向其请教抬工号子学习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并主动邀请龙代清老师进行现场教学,并录制视频,希望将这一非遗文化顺利传承下去。龙代清老师对团队成员说,随着时代发展,抬工号子等优秀文化遗产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希望能有更多青年朋友来传承非遗文化,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图为抬工号子传承人为团队现场演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团队成员将继续秉持“文化兴农”的活动初心,持续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晋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