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李宥锜 林语桐 何子晔 陈忱洁) 7月13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新洲队(以下简称“新洲队”)在新洲区图书馆及周欣书城开展了以“向美而行,以美育’新’”为主题的系列美育课程。支教队队员谢冰倩、陈杏如、谭洪艳分别设计了《用“魔法”打败魔法——心理魔法壶的运用》《红线成结,层层相依——领略中国结之美》《“豆”趣五谷画》三门特色美育课程,将美育与心理健康、非遗文化及中华传统美学相结合,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用“魔法”打败魔法——心理魔法壶的运用》课堂以六幅画串联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绪状态画出独一无二的“魔法壶”。谢冰倩通过“心理魔法壶”的绘画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以绘画进行自我表达,探索自己面临压力与突发事件时的应对模式。她结合“我有”“我是”“我能”的“3i”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应对困境的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相结合,以美育人、以美育心。
为了帮助学生感受中国结之美,体会中式美学的瑰丽,陈杏如开设了《红线成结,层层相依——领略中国结之美》的美育课程。她以中国结的发展历程作为引入,带领学生们走进中国结的浪漫世界。介绍完中国结的美学特色后,陈杏如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中国结,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观察、感受中国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结构美,从而提升审美感知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加深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认识。
五谷画是我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豆”趣五谷画》的课堂上,谭洪艳从生活中常见的五谷入手,引导学生以五谷作为材料进行五谷画艺术创作。考虑到学生年龄尚小、生活经验不足,谭洪艳首先以“认一认,猜一猜”的互动环节让学生自主了解五谷是什么;接着她进一步介绍了五谷画的发展历程及制作方法,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五谷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五谷画的艺术魅力,在动手中提高了创造力和专注力,增进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让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谭洪艳在课后说道:“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动手,以小组为单位有序地完成了制作。《‘豆’趣五谷画》终于从试讲真正地落实到了课堂中,我备课时的忐忑也在学生们踊跃的参与中逐渐消散。”学生们也纷纷表示“这是一堂很快乐的课”。学生们在五谷间穿梭,在创作中体悟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智慧,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对传统技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拥有美的心灵,就能发现生活中的闪光。新洲队的特色美育课程旨在通过美育让学生们学会欣赏美好事物,培养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动手中获得美的素养、涵养美的品味,用美滋养美丽心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宥锜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