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云篆山麓的青春

发布时间:2024-05-08 16: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校园综合

大学生云报重庆5月8日讯(通讯员崔文睿)“明天我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要分离,我的眼泪就掉下去”当《再见》的旋律在耳畔响起,再热情的夏日亦挽不住岁月的匆忙,不久我们将挥手自兹,告别云篆山麓属于我们的大学四年。2020年的高考落下帷幕;初到巴南的我,属实内心忐忑。忐忑的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忐忑的是对大学美好未来的向往。我能适应好在巴南的大学生活吗?我能在巴南这片热土扎下根来,茁壮成长嘛?…… 带着这一串问题与思考,2020年9月26日,我踏入了我的大学:坐落于云篆山麓的巴南区尚文大道906号——重庆财经学院。

图为2020年开学典礼。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崔文睿 摄

还记得入学前,我的父亲曾语重心长的告诫过我:“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你在大学里,一定要做有志者、做有心人,多参加活动,多为社会做贡献”入学不久,我便参加了由我校团委参与承办的重庆市第二十四届菊花艺术展。还记得在“菊花展”志愿服务培训时,团委老师在培训中指出,你们都是巴南的”花仙子“,“以礼待客,笑脸相迎,劝导他人、文明赏菊”是你们庄严的承诺。随后,我作为志愿者中的一员,被派往巴南区龙洲湾商街参与志愿服务。雨后初霁的巴南气温微寒,那是累并快乐着的两天:我们帮前来赏花的老者拍照,给前来参观的游人介绍巴南,协助主办方整理修建花卉。在那一个月里,巴南区的大街小巷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作为“花仙子”的我们已然成为了百花中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作为“花仙子”的青春誓言。也让初入巴南的我,渐渐的爱上了这片热土。

  图为参加菊花展的志愿者。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崔文睿 摄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巴南更是多了一份眷念的情愫。“三下乡”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扎根巴南、服务巴南、建设巴南的生动实践。2022年夏天,我曾有幸担任了学院团总支的学生干部。我们组建了“融惠巴南·青春之行”三下乡志愿服务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了志愿服务活动。我们走进龙州湾街道龙苑社区,和社区一起组织开展了院坝宣讲会活动,给当地村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反诈宣讲;我们走进花溪街道民主村组织开展“共沐阳光·心手相牵”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大学生自身特长通过手工、微表演等轻松活泼的形式给辖区的小朋友们带去了一系列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们走进鱼洞街道,组织青年党员、团员前往工农坡烈士陵园祭奠、拜访战功卓著的老党员、老前辈听他们讲过去的战斗故事,将英勇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汇聚成无畏困难的青春力量。在巴南这片热土上我们挥洒汗水,挥洒青春,再炎热的夏日也阻挡不住同学们献身志愿服务的激情。青春当有志,立志在四方,在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市住建委等多家市内融媒体报道了我们的事迹,我们的团队也受到了来自共青团重庆市委的表彰。两年后的今天,每当我路过这些地方,我总会自豪的向我的家人朋友提起——你看,那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图为队员正在上手工课。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崔文睿 摄

四年时间,转瞬即逝,转眼我们也将和这片热土挥手作别。我想,当耄耋之年再想起这段在巴南的时光或许依然会嘴角微微上扬吧——因为这是我们闪耀又明媚的青春呀!(通讯员:崔文睿)

图为重庆财经学院校园剪影。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崔文睿 摄

图为重庆财经学院校园剪影。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崔文睿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