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蕴智慧,携手走向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3-07-22 18:02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张培俊   阅读 98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蕴智慧,携手走向致富路

7月9日至7月14日间,为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智慧,为我国乡村发展建言献策,合肥工业大学“科技兴农富云都”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安徽省宿州市开展了实地调研。从当地农业科学院到乡村,再到市中相关企业,团队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考察,对乡村发展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

农科学者深扎根,育种试验促发展

“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科学技术的赋能。”在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院长苗青松的引领下,团队在宿州农科院开展了实地调研,与院内的农业科学专家进行了学习交流,深入了解到宿州农科院在精准育种技术研发、重大突破性新品种培育、优异基因资源挖掘方面的巨大贡献。


图为农科院农业专家带领团队成员前往试验田进行学习考察

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首先前往农科院院内玉米、大豆两种作物的育种试验田进行了调研学习。试验田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如今农业作物品种培育的研发现状、先进技术应用情况以及优良品种推向市场大众的具体流程。

随后,团队成员继续前往了院内的生物育种实验中心。实验中心的负责人向团队成员讲述了该实验中心的基本情况,并带领团队成员从抗虫鉴定实验室,走到基因编辑实验室,再到品质分析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培养室,团队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对各种先进的育种实验设备与技术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学习。

此外,团队成员还对院内的农科专家进行了采访。“作为农业科研人来说,我认为农村要发展最起码有两点要抓住:一是人,二是钱。”宿州农科院王路路学者在聚焦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是这样表示道。学者由此对乡村振兴做出了自己的展望:乡村发展一是要提高农村从事农业人员的素质,对其加强教育培训;二是要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

特色产品助振兴,经济转型造福祉

接着团队前往宿州市芦岭镇与西二铺镇,深入乡村实地开展了调研。在芦岭镇,团队成员在当地南王寨村与相王村的村委干部的带领下对当地的特色菊花产业发展进行了了解。村委干部向团队成员介绍:“当地菊花品种多样,以金色黄菊为代表的品种特色鲜明,在周边地区市场上享有盛誉。同时当地村民还进一步做出对菊花进行深加工、包装的尝试,以提高经济效益。”

团队成员在与南王寨村驻村书记进行交流时,书记提到如今在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下,村集体收入已经连续三年突破五十万元,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显著提升。在被问及对未来的展望时,书记则表示未来南王寨村将开展多种经济发展形式,尝试发展特色草莓种植产业,此外还期望有更多的人才来到乡村,带领村民开拓新的发展道路。

在西二铺镇,团队成员去到了沈家村。在当地农业基地黄经理的帮助下,团队对村内的果园、菜园建设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黄经理向团队成员介绍道:“沈家村在果蔬产业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合作社+农户”即合作社对于果蔬种植统一管理,寻找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搭建稳定销售渠道,农户只需出工出力,从而提升种植专业度,使产量得到大幅提高。

图为团队成员向南王寨村村委领导了解当地情况

农企联动齐发展,产销一体增效益

最后,团队前往宿州市刘老二符离集烧鸡厂,对于农企联动促进乡村振兴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在与刘老二符离集烧鸡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时,团队成员了解到该企业在党建层面上做出了新的尝试,刘老二符离集烧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奎作为民营企业的老板兼任符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由此一来,该企业的发展与当地乡村的进步得到统筹协调,通过党建正确引领,更好实现农企联动、互利共赢,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符北村与刘老二烧鸡企业形成产业链条上下游的关系。”企业负责人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符北村与刘老二符离集烧鸡企业在产销一体化层面的深入合作。企业向符北村农户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农户统一进行养殖,企业再按照规定价格进行统一收购,企业烧鸡制作的原材料得到有效保障,农户收入也得到显著增加。“我们这是一个双向互助的关系。”企业负责人感叹道。

图为团队合照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薄志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