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学子三下乡:探访革命圣地 践行红岩精神

发布时间:2023-07-10 16:23   来源:长安大学   作者:李佳灿   阅读 94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传承红色精神践行初心使命,深入学习伟大红岩精神,2023年7月9日长安大学赴重庆“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白公馆、渣滓洞和松林坡遗址群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本次活动是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背景下,依托重庆这座英雄城市的红色基因,实践队员通过实地参观红色景点,亲身走访访问,深入学习革命先烈们坚定信仰、不怕牺牲、宁死不屈、英勇顽强的伟大红岩精神,传承并发扬红色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实践队参观白公馆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是一处缅怀英烈并让人为之扼腕叹息的革命遗迹。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志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夫妇以及“小萝卜头”等皆被囚禁于此,最多的时候有三百位志士被关押在这里。


图为松林坡遗址群小萝卜头雕塑

那些不能忘怀的名字,那一副副凛然的铮铮铁骨,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无不告诉后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它警示着后人不要忘记来时的路,红色文化需要代代相传。


图为实践队成员观看重庆歌乐山红军幼儿园方老师为小朋友讲解五星红旗的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黄麟茜采访重庆歌乐山红军幼儿园方老师

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这是一场革命传统的教育,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红色的种子。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是中国乃至世界年龄最小的烈士,他把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这怎么不让人动容。让孩子们在无声中浸润,在经历中成长,认识历史、继承优秀传统,让孩子们从小知道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让孩子们播下了爱国爱家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重庆大学实践队交流学习

如今要说谁还见证了那一段历史,那就是徐晓轩烈士栽种在白公馆的石榴树,它来自六十多年前的黑暗,走向中国复兴的时代。每年春夏之交,红艳艳的石榴花似火般盛开,载着红岩魂对胜利的期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图为实践队成员瞻仰松林坡大尸坑殉难者纪念碑


“一直红梅花,香飘千万里;一曲红梅赞,激励千万人;千难万险无所惧,披荆斩棘向前进;开遍一个新时代,唱响一片新天地。”牢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经典,在新时代红岩精神的引领下,以青春之我报效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佳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