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东南大学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组成至善寻迹团,前往深入寻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足迹,在“行走的课堂”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真学真看真听中感悟思想伟力、深化人民情感、强化责任担当。
而这次我们所前往之地,是湖湘文化与红色记忆的交汇之地——湖南。
湖南,在这片土地上,红色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奔涌流淌,将我们紧紧相连。在湖南的山川间,有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足迹。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的烈火中。这抹鲜艳的红色,犹如一颗跳动的心脏,充满激情和活力!
这抹红色,在土地上深深烙印着。刘少奇故居,那是一座见证革命岁月的房子,透露着普通人家的朴实和坚韧。我走进那间寒窑,感受着刘少奇曾经的奋斗场所,仿佛时光倒流,我身临其境,与他共同品味革命的辛酸和甘甜。院内的展厅中,壁画生动再现了刘少奇先生的革命岁月。我看着他高瘦挺拔的身影,那双明亮的眼睛中充满着坚定和智慧。展厅中的展品犹如珍宝,一张张黄纸白字的手稿,是先生智慧的结晶,是他对革命事业无尽的热爱。
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着他与亲人、战友们并肩奋斗的场景,让我深切感受到他们伟大的革命精神。我来到刘少奇先生的起居室。桌子上散落着他常用的物品,一杯茶,一盏烛灯,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他平凡而伟大的生活。
而毛泽东纪念馆,更是湖南红色教育的瑰宝。每一张展板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一个陈列品都是一段感人的故事。进入纪念馆的大门,纪念馆大门牌匾刻着邓小平手书金色大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这座纪念碑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走进纪念馆的大厅,墙上挂满了毛泽东先生的照片和历史画卷,仿佛把我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
进入纪念馆内,我首先来到了毛泽东先生的青年时期展览区。展览区内陈列着他的照片、手稿和一些亲笔信件。其中有一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中,毛泽东先生穿着朴素,身旁是一群年轻人。这是他青年时代在湖南农村组织农民学习的场景。据了解,毛泽东先生当年深入农村,为农民开设夜校,倡导农村革命运动。他坚信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希望通过教育和组织使农民觉醒,成为国家的主人。这一幕幕历史场景,让我感受到了他为农民群众付出的深情厚谊。接着,我来到了毛泽东先生的领导时期展览区。这里陈列着大量的历史照片和珍贵文物,讲述着毛泽东先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建立井冈山根据地、长征、遵义会议…..其中有一张照片让我难以忘怀,照片中,毛泽东先生身着军装,面带微笑,正在同士兵们亲切交谈。这是他在井冈山时期的一幕场景。据讲解员讲述,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先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带领红军进行斗争。他始终站在战士们的最前线,和他们一同吃苦、奋战。他关心战士们的生活,激励他们克服困难,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建国之后,他仍坚持为人民工作,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他晚年虽然身体不再年轻,但他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关爱,这张照片是毛主席当时前往小学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时所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人人脸上的笑容正是主席所期盼着的,是这个国家的光明的未来!
这抹红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怀着对主席的崇敬之情,我站在毛泽东铜像前,身边是一群怀揣着理想的青年。我们的目光坚定而炽热,心中涌动着红色的激情。铜像庄重而威严地屹立在那里,先生的面容仿佛在阳光下焕发出光芒。他的眼睛深邃而坚毅,仿佛透过时空与我们对视。我感受到他伟大的思想和革命的力量,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我决定向他宣誓。我举起右手,心中满是敬意和坚定。我郑重地重温入党誓词。我的声音响彻在广场之上,仿佛和风儿一同传播。我看着周围的同伴们,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和决心。我们团结在一起,成为了伟大革命先烈的传人,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在这庄严的宣誓仪式中,我感受到毛泽东先生的精神和他为之奋斗的那个伟大时代。他的信仰和奉献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坚定信念,追求真理,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不懈努力,我立志要继承和发扬红色传统,为人民的利益奋斗,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贡自己的力量。无论前方的路途多么曲折险峻,我都将时刻怀揣着毛泽东先生的理想和追求,勇往直前,永不放弃。毛泽东先生,我会永远向您致敬!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主席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橘子洲在湘江中心,在去的路上,我们便能感受到湘江奔腾而下,听着江水的流淌声,感受着它的力量和气势。湘江的波澜壮阔让我心潮澎湃,仿佛能感受到它承载着的历史沧桑和文化荣光。橘子洲上,是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雕像所选的毛泽东青年时期,是他追求理想、积极探索的阶段。毛泽东年轻时,胸怀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无限热爱和责任感。雕像通过精细的雕刻,将这种热情和责任感传达给观者。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以肌肉线条的流畅和线条的简洁来表达他的坚定决心和不屈精神,展现了他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所具有的勇气和毅力。雕像所呈现的毛泽东青年形象,不仅仅是一个人物的再现,更是对毛泽东思想和他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的赞美和纪念。
参与本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红色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历史教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激励。在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这让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他们不畏艰险,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这种精神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
强国有我,青春有为!
这抹红色,会永远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它是一座丰碑,见证了湖南人民的奋斗和牺牲。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们汲取红色的力量,追寻红色的足迹,让火焰燃烧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永不熄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正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