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1月11日讯(通讯员 傅丽 刘紫怡 万思洁) 为赓续“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火炬,传承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报国情怀与使命担当,2025年10月26日,“红曜一心”“两弹一星”志愿宣讲团走进长江明珠新区,以“两弹一星”精神照见生活:揭开核辐射的“神秘面纱””为主题开展宣讲,整场活动以童趣化表达串联核知识科普与精神传承,让科学启蒙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伊始,主讲人以“辐射的秘密花园”为引子,用生动比喻带孩子们认识辐射:“辐射就像空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哦!”指着课件里的宇宙射线、建筑材料辐射和人体钾-40辐射,主讲人解释天然辐射的来源;又介绍医疗照射、核电厂等人工辐射,强调“科学利用就很安全”。为让孩子们分清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主讲人拿出玩具步枪和水枪:“电离辐射像步枪,能量高但不乱碰就安全;电磁辐射像水枪,比如微波炉、收音机的辐射,能量低到可以安心接触哦!”
随后,主讲人围绕“核技术的多元应用场景”展开系统讲解,详细介绍了其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安保、军事等领域的关键作用:在工业领域,核技术化身“工业医生”,通过射线探伤保障管道焊接质量,借助同位素追踪明晰地下油藏分布以提升采油效率,还能通过辐射加工技术助力获得特种性能材料;农业领域中,核技术可用于食品防腐保鲜,充当“无害杀虫剂”治理农业虫害,更通过辐射育种培育出“原丰早”水稻等优良品种;医学领域里,放射性药物、钴-60放疗技术等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环境领域,核能在海水淡化、核能供热方面潜力巨大;安保领域,辐射检测技术在安检、杀菌、火灾预警中发挥关键作用;军事领域,中子检测技术可高效排查地雷,保障安全。
为将核技术应用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的认知体验,活动特别设置了“核应用知多少”知识问答环节。孩子们瞬间被点燃热情,一个个像小麻雀似的蹦跳着举手,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主讲人刚抛出“哪种核技术能给种子‘变魔法’,让它长出更饱满的庄稼呀?”的问题,一年级的朵朵就像小弹簧一样从座位上弹起来:“我知道!是辐射育种!”清脆的回答刚落,全场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志愿者姐姐笑着走上前,把印有“科学小达人”的星星贴纸郑重地贴在她的衣角,朵朵立刻挺起小胸脯,脸上绽放出骄傲的笑容,周围的小朋友们也纷纷鼓起腮帮子,卯足了劲等待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在分享与总结环节,主讲人结合核工业60年发展历程,阐述了从“两弹一星”到民用核技术的传承逻辑——正是“两弹一星”精神中自力更生、大力协同的品质,奠定了我国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坚实基础。此时,志愿者们捧着一叠印有核科普图案与“两弹一星”精神标语的星星贴纸走上前,为每一位参与者细心分发。活动最后,全体参与者手持闪亮的星星贴纸,共同回顾“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在“传承核精神,奋进新征程”的口号中,将核科学认知与精神传承的种子连同手中的星星贴纸一起,深深植根于心。
此次主题活动不仅是一场核技术应用科普课,更是一堂生动的“两弹一星”精神启蒙课。参与的孩子们纷纷表示,原来核技术这么有趣又有用,科学家们太伟大了,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好好学习、为国争光,让核科学的种子与爱国的火种在童年时光里悄然萌发。

图为志愿者向大家讲解知识 谢雨欣 供图

图为孩子们认真听讲 谢雨欣 供图

图为孩子们积极发言 谢雨欣 供图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展示“勋章”贴纸 李文丽 供图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交流 谢雨欣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谢雨欣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晓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志愿红闪耀 基层深耕耘: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联合三方开展下沉服务实践
古城寻迹 实践赋能: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桥映古韵”团队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青春 “逆行” 返桑梓:湖大知行学子的家乡实践答卷
学子归巢 实践启航: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实践团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