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成都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风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走进敬老院开展了一场以“今秋菊香银龄伴,岁岁重阳敬老情”为主题的慰问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温暖与青春的陪伴。
一、精心筹备,温情开场
活动当日清晨,志愿者们便带着早已准备好的食材与物资抵达敬老院,开始紧锣密鼓地布置场地。他们不仅精心挑选了新鲜馅料与面皮,为后续的包抄手环节做准备,还贴心地为老人们准备了软糯的小蛋糕。
随着一切准备就绪,志愿者们热情地搀扶老人们陆续入场。秋日的暖阳下,志愿者们围坐在老人身旁,一边分发蛋糕,一边亲切地陪他们聊天,聆听往昔岁月里的故事。活动伊始,现场便已充满了欢声笑语,暖意融融。

图为志愿者现场布置场地。
二、精彩互动,情暖现场
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在欢乐的互动环节中展开。志愿者们为老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文艺表演。经典老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粉红色的回忆》旋律响起,勾起了老人们的时代记忆;而《当那一天来临》《精忠报国》等激昂曲目,则引得老人们跟着节奏轻轻拍掌,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
节目间隙,温馨的互动将气氛推向高潮。在合唱《我只在乎你》《好运来》时,多位老人开心地加入演唱;伴随着《桃花朵朵开》《大花轿》等欢快节奏,老人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旋律轻轻摇摆。最后,全场齐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激昂的歌声将爱国情怀与敬老温情紧密交织在一起。

图为志愿者现场表演与互动环节。
三、烟火温暖,志愿心声
文艺表演结束后,最富生活气息的包抄手环节正式开始。志愿者们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包抄手,一边话家常。老人们手法娴熟地示范,志愿者们认真地在旁学习。现场时而因志愿者包出的“奇形怪状”的抄手而爆发出阵阵善意的笑声,时而又充满着“这个边要捏紧,煮时才不会散”的细心叮嘱。案板前的腾腾热气与满室的欢声笑语,共同构成了重阳节里最温暖的画面。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感触良多。志愿者杨稀童分享道:“九十三岁的杜奶奶紧紧握着我的手,一遍遍叮嘱我们要‘好好学习’。她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格外温暖,将一股坚定的暖流传递到我掌心。这份其乐融融、宁静祥和的陪伴,让小小的食堂充满了家的温暖。”
“我看到了老人们的表情,由初入活动室时的沉静,到看见我们后绽放出的盈盈笑脸。在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我们此行的意义。”志愿者李馨玥动情地说,“志愿的种子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萌发,青春光彩须在奉献中绽放!”

图为志愿者与老人一起包饺子。
此次重阳敬老活动在温馨的陪伴与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志愿者们用真诚的付出,为老人们带去了节日的暖意与热闹,也让“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年轻一代的心中深深扎根。成都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风青年志愿者协会表示,将继续秉持志愿服务精神,以行动传递善意,让敬老之情常伴岁岁年年。

图为志愿者与老人现场合影留念
撰文 | 梁娜
图片 | 杨知孟 何粤川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娜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今秋菊香银龄伴 岁岁重阳敬老情——成都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开展重阳节敬老院慰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