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最佳团日 | 经济2501团支部:西迁新传人,时代师与生

发布时间:2025-10-16 17: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泠溪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2501团支部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对话宋丽颖教授与交大青年力量主题采访


活动背景

“西迁精神”历久弥新,它从历史的荣光中走来,向时代的考题而去。今天,新时代青年身处伟大变革的新时代,面对国家对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迫切呼唤,“教育家精神”为全体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新时代的奋斗航标。

在此宏阔背景下,精神的传承者——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却站在了理想与现实交织的十字路口。 他们既有报国成才的壮志,也面临科研压力、职业发展、价值选择的诸多困惑。如何在“小我”与“大我”之间找到笃定的精神支点,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征程,是必须直面的时代之问。

因此,经济2501团支部策划本次采访,以宋丽颖教授——一位躬身践行西迁精神与教育家精神的学者为轴心,联动身处不同阶段的青年教师与学生,展开一场关于传承、奋斗与担当的深度对话,旨在探寻西迁精神在新时代迸发的磅礴力量。


深度对话宋丽颖教授

▲图为陈思语同学采访宋丽颖教授

· 采访主题:薪火相传,甘为人梯——我给青年教师的“传承”建议

· 核心问题: 作为一位资深的教授和团队带头人,您认为今天的青年教师应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西迁精神”与“教育家精神”?

· 回答设计与内容整合:

宋教授的回答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展开:

1. 正视不足,涵养精神: 青年教师虽学习能力强,但经验尚浅,且需在人格上进一步锤炼,核心在于引导他们摒弃功利思想,筑牢热爱教育、无私奉献的价值根基。

2. 甘为人梯,团队为先: 苏教授将以自身坚持用“团队”名义申报师德先进、国家一流课程和教学大赛为例,生动诠释“传承”不是空话,而是将机会与荣誉让渡给年轻人,为他们铺路搭桥的实际行动。

3. 拥抱变革,共同成长: 苏教授将分享主动推动教学团队学习“知识图谱”、探索“AI+教育” 的实例,强调传承是双向的,她与青年教师是 “共同学习,教学相长” 的战友,以此引领团队紧跟时代,将教育家精神的“躬耕态度”落到实处。


采访苏代钰老师

▲图为黄泠溪同学采访苏代钰老师

· 采访主题: 以初心践双魂 以实干传薪火——青年教师的“传承”行动

·核心问题:新时代践行两大精神,您认为青年教师需“传承先辈底色”,更要“增添时代亮色”,具体会从哪些方面发力?

·回答设计与内容整合:

1. 在育人上,化“家国情怀”为“身边故事”。

传承忠诚与奉献的底色,但将其融入我与学生们的现实选择中,让宏大的精神在具体的就业选择、科研方向中变得可感可知。

2. 在科研上,以“艰苦创业”攻“时代前沿”。

传承老一辈的志气与坚韧,但将其投入到攻克“卡脖子”技术等新时代的“科研战场”上,用不变的奋斗内核,点燃科技创新的时代锐气。

3. 在方式上,变“默默奉献”为“智慧点燃”。

传承全心投入的师者初心,但善用现代技术拓展课堂,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者,赋予“奉献”以新的时代内涵。


线上支教学生感悟

为传承西迁精神,经济2501团支部不仅专访了宋教授与苏老师,更组织部分学生参与学校开展的“情系少年线上支教”志愿活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的感悟与收获!

▲图为黄泠溪云支教照片

黄泠溪:线上支教后,与学生家长开启一对一家长会,为我和孩子架起了一座温暖的桥。隔着屏幕,我把知识耐心传递,也倾听他们的期待与困惑。这份经历让我更懂西迁先辈“服务需求、扎根奉献”的情怀,也提醒自己践行“潜心育人、以爱润心”的本分。不追求轰轰烈烈,只愿在每一次备课、每一场交流中多尽一份力,让孩子们在成长路上多一份光亮。

▲图为杨帅恩云支教照片

杨帅恩:我隔着屏幕,为陕西本省的初一孩子讲中国古代史。当他好奇地看着历史视频,了解历史故事,我才发现,历史对他们不是考点,而是连接远方的窗口。通过这根网线,枯燥的课本知识变成了活的故事,而我也从单纯的讲述者,变成与他们共享中华文明魅力的同行者。这或许就是线上支教最珍贵的收获——在彼此生命中播下种子。

▲图为陈思语云支教照片

陈思语:我参与线上支教,为初二学生讲授数学。课前精心备课,课上耐心答疑,努力让抽象知识变易懂。我试着向先辈看齐,把内化的知识转化为通俗的表达,搭建理解的桥梁,努力让学生读懂、学透。用耐心与责任为孩子们的成长添一份力。

结语

经济2501团支部本次“西迁新传人,时代师与生”主题采访,旨在完成一次从历史到现实、从理想到实践、从前辈到青年的精神链接。我们相信,通过宋丽颖教授的深情讲述与青年师生的真诚对话,以及支教学生的感悟,我们能够凝聚共识、激发力量,让“西迁精神”这面旗帜在新时代的交大校园里高高飘扬,激励每一位交大人争做伟大精神的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辈的新篇章。

撰文 |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2501团支部

图片 |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2501团支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泠溪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36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