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薪火传——广西民族大学学子踏寻龙城红色印记

发布时间:2025-08-29 16: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邓思馨 陈燕宇 余秋艳   阅读 4.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邓思馨、陈燕宇、余秋艳)八月龙城,骄阳似火,热血奔涌。8月20日至24日,广西民族大学“红传徽章”实践团沿着柳州的革命足迹,深入柳州市区、融安县、三江县等地,先后走访柳州市烈士陵园、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陈列馆、联华印刷厂旧址、廖磊公馆、三江侗族博物馆、程阳八寨红色教育基地等十余处红色场馆,开展了一场沉浸式、深层次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社会实践调研。

历史无声,岁月有痕。8月20日,实践团首站来到柳州市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诉说着悠悠革命史。烈士墓区位于陵园西侧,安眠着自辛亥革命至今牺牲的463位烈士,其中162位是无名烈士。成员们整齐列队、静默肃立,向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默哀、鞠躬致敬、敬献鲜花。随后,全体成员沿着纪念碑基座缓步绕行,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体高耸,19.49米的高度精准对应1949年柳州解放这一历史性时刻,成员们在碑体下瞻仰镌刻着英烈身姿的纪念墙,感受革命先烈的不朽精神。

当日下午,实践团转赴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陈列馆,青砖灰瓦的民国建筑群保存完整。主楼门廊处“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的匾额仍清晰可辨,泛黄的军事地图上,桂南会战的进攻箭头与日军布防红圈交错密布,角落的仿古电话机旁,陈列着当年手写的《桂南会战经验教训》原件,其中“步炮协同不足”的检讨字迹力透纸背。成员们通过大量实物、照片和文献,回顾了桂南会战的烽火岁月和军事历史,深刻感受到抗战英烈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图为广西民族大学“红传徽章”实践团成员在学习桂南会战经过要图了解行军路线

8月21日,实践团探访中共柳州历史陈列馆与柳城武工队活动旧址。历史陈列馆正门上方镌刻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鎏金大字,步入序厅,一面高6米的巨幅浮雕《星火燎原》震撼呈现——以1926年柳州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为起点,生动刻画了抗日战争时期柳州军民共同抗敌、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活动的历史场景。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清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柳州地区发展壮大的伟大历程;在武工队活动旧址,低矮的土房、简陋的陈设,刻有“革命薪火永相传”的仿木牌坊,在无声诉说着革命前辈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定信念与斗争智慧。

8月22日,成员们先后走访联华印刷厂旧址、廖磊公馆。联华印刷厂旧址为1946年柳州地下党活动旧址之一,成员们推开厚重的杉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部对开印刷机和一部大园盘印刷机,在图影回顾、史画和实物展示等方式相结合下,重现了中共柳州地下党员艰难岁月。其中,最令成员们动容的是一幅名为《暗夜星光》的史画,画作真实地描绘出地下工作者们在深夜秘密开会的情景:窗外是漆黑的夜,象征着白色恐怖的笼罩,而屋内微弱的烛光映照着一张张坚毅的面庞,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信仰的执着和对光明的渴望。

▲图为广西民族大学“红传徽章”实践团成员在联华印刷厂旧址瞻仰学习

转至廖磊公馆,青砖围墙、布瓦屋面、西式拱窗式的三层中西合璧小楼建筑静立绿荫之中。成员们走进,温暖而复杂的历史气息迎面而来,泛黄的历史照片、陈旧的文献资料和栩栩如生的复原场景,叙述着廖磊将军在广西主政期间,为抗战大局与中国共产党人保持接触,在一定程度上掩护和支援了广西地方党组织的抗日活动的历史事迹。二楼的“统战文物展”中,一份1939年的《广西学生军抗战宣传大纲》尤为珍贵,文件末尾“联合各民族共同抗日”的毛笔批示,与旁边展示的壮、瑶族青年身着军装的合影相互印证。

▲图为广西民族大学“红传徽章”实践团成员在廖磊公馆参观

这些场所曾是柳州地下党组织秘密活动、统战工作和重要会议的见证地。实践团通过实地观摩、听取讲解,深入了解了革命年代共产党人的机智勇敢和坚定执着。

8月23日,团队远赴融安县,探访“红七军战长安”纪念馆和红七军过苗山陈列馆,以此调研红七军革命历史。步入“红七军战长安”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5.2米的青铜群雕《铁血旌旗》,生动再现了1930年红七军攻克长安镇(今融安县城)的激战场面。在红七军过苗山陈列馆中,泛黄的土纸上用汉苗双语书写着“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各民族平等团结”,字迹虽褪色但力量犹存。成员们通过大量文物和场景复原,由衷感受到红军将士英勇斗争、军民团结的动人历史,尤其对红军尊重少数民族、团结群众的事迹留下深刻印象。

8月24日,团队抵达三江县,在侗族博物馆与程阳八寨红色教育基地中,一边领略多彩的民族文化,一边学习红军经过侗乡时纪律严明、民族团结的史实。三江县侗族博物馆内,穹顶中央悬挂着1934年红军途经侗乡时赠送的“红军灯”(国家三级文物),灯罩上“各民族一家亲”的朱漆字迹历经89年仍清晰可辨。

移步至程阳八寨红色教育基地,成员们与村民热情互动,重走红军路,听侗族姑娘唱起红色歌谣,在歌声与笑容中感受红色基因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

▲图为广西民族大学“红传徽章”实践团成员在程阳八寨红色教育基地调研

红色基因代代传,石榴花开映初心。实践团沿着柳州的红色足迹,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洗礼。这次调研,实践团成员们不仅系统梳理了柳州地区的红色历史脉络,更在实地走访中提升了思想境界、坚定了理想信念。实践团将把此次“红色筑梦之旅”的收获转化为前进动力,用实际行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殷切嘱托,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通讯员:邓思馨、陈燕宇、余秋艳 图片:余秋艳、陆锦盼、陈燕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燕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9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