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种光能够穿越六百年时空,那一定是南京秦淮河畔的灯火。每年农历新年至元宵时节,南京夫子庙至秦淮风光带便化作一片璀璨灯海。秦淮灯会——这一绵延六个世纪的民俗盛典,不仅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灯会之一,更是一部用光影书写的南京城市记忆史。
秦淮灯会的雏形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定型则在明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后,大力倡导元宵灯节,从此“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的盛景便载入史册。明清小说中描绘的“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正是当年灯会繁华的写照。那时的灯会不仅是全民同乐的盛会,更是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空间,展现着古都南京的城市活力。
制作秦淮灯彩是一门需要匠心独运的传统技艺。老艺人以竹片、木条、金属丝为骨,以绸缎、纸张为肤,以笔墨彩绘为魂,最后赋予灯光以生命。荷花灯亭亭玉立,兔子灯活泼可爱,狮子灯威武雄壮,飞机灯现代时尚……其中最富特色的当属“秦淮纸鸢”,既能翱翔天际又能照亮夜空,堪称一绝。这些手艺人多是世代相传,全家老小齐上阵,用巧思妙手将平凡材料化为神奇的艺术。
每年元宵之夜是灯会的高潮。是时万人空巷,夫子庙广场上人潮涌动,秦淮河中画舫如织。文德桥上“双龙戏珠”腾云驾雾,得月台上“金鸡报晓”惟妙惟肖,江南贡院前“鲤鱼跃龙门”寓意深远。孩童手提兔子灯追逐嬉戏,情侣共放荷花灯祈愿幸福,老人指着大型灯组向儿孙讲述历史典故。灯光水影间,现代都市与历史名城交相辉映。
秦淮灯会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味觉的狂欢。灯市周边传统小吃摊点林立:梅花糕香甜软糯,糖芋苗甜而不腻,牛肉锅贴外酥里嫩,鸭血粉丝汤鲜美可口……游人可以边赏灯边品尝地道金陵美食,体验“舌尖上的南京”。这种将观灯与饮食相结合的传统,体现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文化心理,让灯会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灯会还是民间文艺展示的大舞台。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民俗表演轮番登场,民间艺人各展绝活。最富趣味的当属灯谜竞猜活动,各式灯笼下悬挂着巧妙构思的谜语,猜中者可得精美奖品。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活跃了节日气氛,又传承了文化智慧,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幽默与才思。
进入新世纪,秦淮灯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LED技术的应用让灯彩更加璀璨环保,声光电的结合创造了沉浸式体验,“云赏灯”的推广让全球友人共享盛会。同时,灯会融入“一带一路”主题,邀请国际友人参与制作展示,成为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
六百年来,秦淮河水流淌不息,秦淮灯光明灭不断。它见证过明朝的繁华,亲历过民国的风云,度过抗战的黑暗,迎来新生的辉煌。每一盏灯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次灯会都是一次集体记忆的重塑。在光影交错中,南京人延续着与历史的对话,传承着文化的薪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旭生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