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红色吉林——吉林农业大学实践团吉林行

发布时间:2025-08-28 22: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瑞   阅读 4.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7月8日至11日,吉林农业大学“吉行青春”实践队一行9人赴吉林省吉林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先后走访了吉林市机器局旧址、毓文中学旧址、吉林市博物馆及北山烈士陵园,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解和人物访谈,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在吉林市机器局旧址,斑驳的砖墙和锈迹斑斑的老机器无声诉说着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讲解员介绍,这里曾是东北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大量机械设备。

参观结束后,团队员围绕“新时代如何传承工业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学习老一辈产业工人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图为实践队成员于吉林机械制造局合影。

毓文中学旧址内,金日成曾在此求学的历史让队员们倍感亲切,这所百年老校培养了众多革命志士。

▲图为实践队成员于吉林毓文中学旧址合影。

吉林市博物馆的“抗联精神”主题展区让队员们深受震撼。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实物再现了东北抗联的英勇事迹。博物馆讲解员为队员们详细讲解了杨靖宇将军的战斗故事。

在“江城记忆”展厅,一组组反映吉林工业发展的老照片特别引人注目。照片中,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拔地而起的厂房车间,生动再现了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辉煌历程。这让我们深刻理解了“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吉林市博物馆参观。

最让大家震撼的是"东北抗联"专题展。通过实物、图片和场景复原,实践队成员深入了解了杨靖宇、魏拯民等抗联英雄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战的感人事迹。在杨靖宇将军用过的马鞍前,许多同学久久驻足,眼眶湿润。大家纷纷表示,要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牺牲奉献,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队员龚耀祖在展柜前驻足良久:“这双鞋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艰苦奋斗。“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东北抗联”专题展。

在北山烈士陵园,实践队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并向烈士敬献花篮。这里安葬着300多位革命烈士,每年都有数万人来此缅怀先烈。

“特别让实践队成员感动的是抗美援朝烈士李延年的故事。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21岁。这些英雄事迹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图为实践队成员于吉林市烈士陵园合影。

y四天的红色之旅,实践队共收集口述史料9份,拍摄素材70余张,撰写调研报告3000余字。队员们表示,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历史寻访,更是一次精神洗礼,他们将把红色故事带回校园,让更多人了解吉林市的革命传统。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陈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0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