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8日讯(通讯员 邹心茹)7月16日,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3He” 文化旅游志愿服务队在乡村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植物拓染课。作为服务队入选 2025 年 “青春手绘・美丽乡村” 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的实践内容,这堂课不仅让乡村孩子们体验了非遗技艺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自然、传承文化的种子。
▲图为邹心茹展示植物拓染步骤与成果
课程中,志愿者邹心茹向孩子们娓娓道来植物拓染的渊源。这项古老技艺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巧妙方式 —— 无需复杂工具,仅用新鲜草木,通过敲打就让天然色素与纹理留在织物上。它不借助化学手段,尊重植物本真形态,将 “取法自然、融入自然” 的生态哲学编织进织物的经纬之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手艺的延续,更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智慧,千百年来在民间流转,成为连接传统与生态的文化纽带。
▲图为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进行手工制作
“叶脉走向、叶片厚薄,都会影响拓印效果。” 邹心茹细致讲解叶片选择标准与敲打技巧,示范如何平整固定叶片、用适度力道让青汁均匀附着在帆布包上。孩子们认真聆听后动手实践,小心翼翼选叶、铺展在布面,再用锤子沿边缘慢慢敲打。邹心茹巡回指导,不时提醒 “避开叶脉稀疏处”。当植物印记清晰出现在帆布包上时,孩子们眼中的惊喜,既是对自然造物的感知,也是对亲手作品的珍视。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植物拓染成果
课程尾声,邹心茹为每个孩子送上一盆装着植物种子的小盆栽。“这是和自然做朋友的开始,” 她轻声叮嘱,“回去好好照顾它们,看阳光让种子发芽,泥土让花儿长大。等冒出绿芽、开出小花,拍张照片发给我,我们一起分享惊喜。” 孩子们捧着小盆栽,眼神满是期待,仿佛已看见种子破土而出 —— 这不仅是一份约定,更是将课堂上的自然之爱延伸到生活中的温柔延续。
▲图为小朋友们合影展示成果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3He” 文化旅游志愿服务队秉持 “和谐、帮助、传承” 理念,此次将非遗植物拓染引入乡村,正是通过自然美育滋养乡村儿童心灵、提升文明素养的具体实践。接下来,服务队将以植物拓染为起点,持续挖掘更多蕴含生态智慧的非遗项目,结合剪纸、扎染等传统技艺开展自然教育,让孩子们在触摸非遗的同时,深化对人与自然共生之道的理解,让文化传承与生态美育在乡村土壤中共同扎根生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尚雨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