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土高原的秋风渐起,中国民航大学CAUC-助航志愿服务队在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心小学的支教时光悄然步入尾声。从初见的羞涩,到课堂上的欢笑,再到临别时的不舍,这支来自渤海之滨的队伍,用专业与热情为乡村孩子编织了一段关于知识、梦想与温暖的夏日记忆,也在响应国家乡村教育帮扶号召的路上,写下了属于民航人的责任与担当。
初见:用创意敲开探索世界的门
航模腾空的瞬间,孩子们的欢呼刺破操场宁静,机翼上沾着他们对蓝天的向往;吸管与粘土在小手中幻化出“带翅膀的房子”“会飞的草莓”,足球滚动的轨迹里,藏着最纯粹的快乐。这些不按常理的创意,让知识褪去生硬,成了触手可及的惊喜。
深耕:让知识在欢笑里发芽
民航小课堂上,火山灰与雷暴的动画,让“护机小卫士”的誓言响彻教室;健康跳棋的起落间,洗手七步法成了脱口而出的常识;民族服饰DIY的彩笔下,苗族银饰与傣族筒裙共舞,孩子们说“要开飞机带它们看世界”。知识在欢笑中扎根,悄悄长出向上的芽。
告别:歌声与文字里的双向成长
临别之际,温暖在双向奔赴中沉淀。《如愿》的合唱里,歌声裹着对未来的憧憬;作文本上,“银色大鸟能否载着苹果的消息飞向远方”的问句,藏着童真与思念;“两人三足”的协作中,摔倒时伸出的手,比课本里的“团结”更鲜活。孩子们把航模、画满飞机的信纸塞进志愿者行囊,画上那句“等我开飞机去天津接你们”,是约定,更是成长的回响。
支教落幕,却不是终点。支教队员们说,这段时光里,他们教会孩子认识天空,孩子却教会他们什么是纯粹的热爱。中国民航大学与甘沟中心小学的约定不会结束,那些在黄土高原播下的种子,终会在某天,乘着风,向着光,长出飞翔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