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言文化学院“语润书香 文惠彭城”青年志愿团,从众多申报团队中脱颖而出,光荣入选2025年徐州市49支“全民阅读 青春建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之一。
以青春之名,赴文脉之约——六地踏脉绘就阅读新图景
8月25日至26日,志愿团师生以“实践 + 调研 + 宣讲” 三位一体模式,开启彭城七里文脉探寻之旅。从承载苏轼治水情怀的黄楼,到见证千年学府文脉的文庙;从吟诵“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的快哉亭,到镌刻皇家园林印记的乾隆行宫;从珍藏古籍典籍的徐州市博物馆,再到俯瞰全城的云龙山底,六处文化地标都留下了队员们探寻的足迹。
▲图为志愿者们赴各地开展实践过程
每到一处,队员们先俯身触摸地标文化肌理:在黄楼追溯文人与城市的共生故事,在文庙研读碑文里的教育传承,在博物馆梳理彭城文化的流转脉络。与此同时,队员们同步推进 “彭城七里文脉” 阅读需求调研,向市民、游客发放问卷,细致询问大众对文脉阅读形式的反馈,为后续阅读推广提供了精准依据。
▲图为志愿者们调研场景
走访途中,队员们化身 “彭城七里文脉宣传员”,结合景点历史背景开展现场宣讲,生动的讲解吸引不少人驻足聆听,有人拿出手机记录,有人主动提问交流。宣讲之余,队员们还以青春视角录制 “彭城青年说”,或分享宣讲感悟,或传递文脉传承初心,将六大地标的宣讲片段与青年心声汇总,形成一部充满活力的“彭城青年说”。更值得关注的是,团队结合调研数据与实践见闻,精心编制《“彭城七里文脉”助力“书香徐州”基层全民阅读工作推广方案》,为地方阅读推广提供可落地的青春方案。
红脉传承筑书香 —— 一室课堂点燃爱国阅读情
8月27日,志愿团前往江苏省徐州市经开区图书馆,开展 “红脉传承 书香同行”主题活动,以多元形式推动红色文化与全民阅读深度融合,为18名6-15岁少年儿童打造一堂“有温度、有深度” 的阅读课。
活动现场,队员们分工协作、有序推进,领读组分享《闪闪的红星》红色主题读物,带领少年儿童初步了解故事内容,通过互动提问,引导孩子们理解爱国精神内涵;同时,队员们还分享“圈点批注”“思维脑图”等阅读方法,帮助少年儿童提升阅读效率。
▲图为志愿者们在徐州市经开区图书馆开展活动场景
“小红签,映初心”环节中,队员们指导大家制作红色主题书签,鼓励孩子们回家后写下 “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传承红色基因” 等目标或爱国名言,一张张色彩鲜艳的书签,成为孩子们承载理想的 “红色信物”。
▲图为志愿者们带领孩子制作书签场景
随后,活动组带领孩子们排演自编的《监狱里的小 “交通员”》情景剧,用简易的道具布景,表现小英雄的勇敢事迹,让爱国精神在沉浸式阅读情景体验中扎根。
▲图为志愿者们带领孩子排演红色情景剧现场
活动尾声,全体成员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江苏省徐州市经开区图书馆内,红色的故事还未停止,红色的步伐从未停歇。
步履不停——让书香与文脉双向奔赴
此次暑期实践,志愿团累计发放调研问卷100余份,开展宣讲4场,不仅让彭城文脉“活”起来,更让红色阅读“热”起来。
而这并非终点,志愿团已与徐州市经开区图书馆初步达成校地联盟意向:徐州幼专语言文化学院未来将每年选派志愿者同学前往徐州市经开区图书馆开展或策划相关主题活动;徐州市经开区图书馆会主办或协助组织相关志愿活动,共同构建“高校领读+地方落地+家庭参与”的闭环模式。
▲图为志愿者们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
用脚步丈量城市底蕴,用行动传递书香力量,让青春之笔持续书写“书香彭城” 的精彩答卷。
撰文 | 靖宏宇
图片 | 尹君豪
审核 | 吴霜&韩文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家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