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韵游芳象团队赴泰安市调研泰山皮影的文旅融合情况

发布时间:2025-08-27 20: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桠茹 赵娅彤 崔越 刘祥钰 卢锦鹏   阅读 79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荧屏三尺映灯明,镂刻驴皮扮相擎”,当游客领略了泰山的巍峨壮丽,山下另一种光影的产物同样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泰山皮影。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泰山文化的活态载体,泰山皮影这门传统表演艺术如何在文旅场景中焕发新生?

7月31日,山东财经大学鲁韵流芳,齐游新象:齐鲁地方传统表演艺术的文旅融合调查(泰安)团队赴泰山皮影十不闲艺术馆、泰安皮影戏剧院,就地方传统表演艺术的文旅融合展开实地调研。

剧场里的“古今对话”

在泰山皮影戏剧院,团队成员近距离感受了泰山皮影的独特风采。演出中,传承人展示了"十不闲"绝技——一人同时操纵多个影人,配合传统唱腔与现代灯光技术,使皮影人物灵动鲜活,栩栩如生。

团队一行前往泰山皮影戏剧院调研

表演过程中的范正安先生

团队采访了泰山皮影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先生,据介绍,泰山皮影以“十不闲”技艺闻名,融合了齐鲁文化的厚重,也是山东地区先人的智慧的体现。与其他地区皮影戏不同,泰山皮影操作更为复杂,需手脚并用,技艺难度极高,也因此存在着传承困难的问题。

团队采访队范正安先生进行专访

范老先生表示,近年来泰山皮影通过景区演出、文化体验活动等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对皮影感兴趣的年轻人。近几年,泰山皮影还结合了游戏和流行IP角色,成为文旅融合的亮点,进一步推动了泰山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指尖上的“融合密码”

随后团队参观了泰山皮影十不闲艺术馆,并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皮影制作,据了解,泰山皮影戏为将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业,推出了手工皮影制作、皮影演绎体验等项目,其既可以让游客在体验皮影的制作过程中感受泰山文化,亦可以将精美的制作成品当作旅游纪念品。

团队体验皮影制作

团队体验皮影表演

从“看表演”到“做皮影”,参与感让传统表演艺术成了可消费的旅游产品,范老先生说,游客多了,皮影更加知名,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文化经久不衰的秘密是不断创新与不断融合,传统表演艺术亦是如此。单纯的科普不是传承,唯有将其融入特定的场景,赋予其真正的意义,展示最有魅力的特点,传统表演艺术才会焕发生机。实地调研表明:传统表演艺术可以融入旅游场景,游客可以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文旅融合正为泰安的传统表演艺术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撰文 | 张桠茹 侯欣冉 代晨宇 刘娜 刘左宜 张善滕 杜欣娜 郭瑞祎

图片 | 刘左宜 张善滕 侯欣冉

审核 | 赵娅彤 崔越 刘祥钰 卢锦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锦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