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南京中医药大学:执“五育”之笔,绘就中医药文化传承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8-27 10:2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宋贤   阅读 2.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7日讯(宋贤)为积极响应国家引导青年深度投身基层实践、全方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战略号召,南京中医药大学“脉络寻源”实践团于今年暑期,依托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奔赴十五所基层组织,开办了以“童心探药,萌芽课堂”为主题的文化启蒙活动。

活动聚焦青少年群体,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主线,将古老的中医药智慧转化为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玩得转的趣味体验,让传统文化的清泉,悄然流入童真的心田。

一.以德润心:传统文化滋养品格根基

在西凤社区,青年学子带领孩子们共同绘制“知识脉络图”,梳理出中医发展历程,并精心设置“药材探秘”环节,让大家通过看、闻、摸的方式辨识本地常见药材。课堂上,华佗、李时珍等名医的故事在生动的讲述中鲜活呈现,“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我明白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还要心地善良。"一位小朋友分享道。课后,许多孩子兴奋地和家人讲述课堂所学,这种"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传播方式,让德育不再是空洞刻板的说教,而是可感可传的生动文化基因。

二.以智启思:自然探索激发科学兴趣

在官滩镇,学子们把中医药课堂从教室延伸到大自然。通过设计“药材连连看”游戏,引导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记住薄荷、艾草等药材;在四山湖桥上,青年学子带领孩子们沐浴夏日阳光,深入浅出地讲解“春夏养阳”的道理;在洪湖畔,借钓小龙虾的乐趣,巧妙引出“地龙”(蚯蚓)的药用价值,并自然过渡到生态平衡的话题。

“原来中医这么好玩!我现在看到路边的野草都会想,它是不是一味神奇的中药。”一位参加活动的孩子兴奋地说。学子们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中医知识变得鲜活有趣,点燃了孩子们心中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三.以体强身:太极实践感悟平衡之道

在嘉泽镇的暑托班中,孩子们在青年学子的带领下,有模有样地学起了太极拳。一舒一展、一呼一吸之间,孩子们不仅强健了体魄,更亲身体悟了中医所说的“
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之妙。一张张专注的小脸上,洋溢着对身心和谐的初体验,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在动静之间悄然传递。

四.以美育人:手工创作涵养文化审美

在江阴黄山社区,团队带领孩子们踏上"光影之旅",穿越中医药的千年历史长廊。从神农尝百草到现代AI辅助药材鉴定,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中医药的时代脉动。随后,孩子们化身"小药探",亲手辨识各类药材,以当归、陈皮等药材为笔,创作出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拼贴画。"药材从古籍里'走'了出来,变成孩子手中的花与蝶。"社区负责人感慨道。香囊制作环节更是热闹非凡,一针一线间,不仅是艾草的清香被缝入袋中,更是将一份文化记忆握在了手心。

五.以劳践行:药食同源体验生活智慧

在无锡芦庄第二社区,团队开设“药食同源小厨房”,带领孩子们亲手制作“驴打滚”。学子们用通俗的语言讲解黄豆粉健脾、红豆沙利湿、红枣补气血的作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随后,大家亲手制作传统点心“驴打滚”,从揉面、蒸制到滚粉,每一步都充满欢声笑语。

“我们自己做的'驴打滚'特别好吃,还懂得了它们对身体的好处!”一个孩子边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边说。从揉面、蒸制到滚粉的完整体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药食同源”的实用价值,也将健康饮食的观念融入日常生活。

五育融合品中医,文化传承启新程 

通过一系列立足“五育”的实践活动,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青年学子们不仅带领孩子们体验到中医的博大精深,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一粒文化传承的种子。这些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的教学实践,让古老的中医药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出蓬勃的青春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仲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