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乡村文化保育中普遍存在的代际传承断层、方言沟通壁垒、创新转化不足三大难题,2025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木铎金声实践团深入茂名信宜,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信宜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实践团以“推普+课堂”的双线行动,将竹编、古琴等“非遗”文化转化为青少年触手可及的课堂体验。
字正音清:语同音促交流,字同源活文脉
助力推普,搭建方言与普通话的语言桥梁
“声动中国,语传真情”。为助力普通话推广,实践团开设了一堂以普通话朗诵为核心的实践课。从《望岳》到《陋室铭》,实践团队员引导孩子们运用“备稿六步法”分析经典诗文。随后,在“声音实验室”环节,队员精心设计,将普通话的发音规范和情感表达技巧融入经典文本的解读中。练习过程,学生们模仿队员的标准示范,手指轻点着字词,重复练习着被纠正的字音,努力做到字正腔圆、语句流畅;队员们则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发音细节,指导他们分辨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逐步向规范发音靠拢。
这不仅仅是一堂朗诵技巧课,更是一次推广普通话、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学生们在字斟句酌的练习中,提升了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当清晰标准的普通话在教室里回响,语言间的隔阂被逐步打破,为校园营造了“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的浓厚氛围,播下了“语同音、字同规”的馨香。
图为队员在向学生展示名家风采
探源古字,让甲骨文“活”起来
“三横是‘山’,圆圈是‘日’!”教室里,实践团队员正为学生们带来一堂“趣学甲骨”特色课。课堂中,实践团队员精心设计了互动环节——学生们变成“文字侦探”,在游戏中探索甲骨奥秘,解密汉字前生,深化对造字原理的理解。知识讲解后,创意灵活的实践环节再次点燃课堂氛围!出于环保与成本的考量,队员们巧妙使用雪糕棍作为文字载体,让学生们分组合作,书写选定的甲骨文与其相对应的现代汉字,再通过排列、捆绑,形成独特的“甲骨文竹简”。在学生们专注而赤诚地创作下,“信义之城”、“六双花灯”、“三华里”这些词跃然“简”上,古老的文字仿佛被注入新的生命力,成为连接他们与脚下热土的独特纽带。
这堂融合古今的体验课,不仅是一次汉字启蒙,更是对中华文明源头密码的具象呈现。看着学生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研究,队员们感受到,这份源自先祖的文化印记,正悄然融入学生们的心灵。
图为学生们在制作“甲骨文竹简”
创新课堂,让“老手艺”遇见“新少年”
竹韵信宜:竹编联结环保使命
非遗竹编是信宜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在“竹韵信宜”特色文化课上,实践团队员向学生们深刻解读了国家“以竹代塑”倡议的环保意义,并带领学生们体验竹编工艺。从用胶带固定24根竹篾,到使用“挑二压二”核心技法编织扇面,队员们耐心示范、悉心指导,学生们专注投入,亲身体验了从竹篾到竹扇的匠心过程。随着最后一根篾条被固定,扇面雏形初现,学生们兴奋地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尽显神气与自豪。
这堂课巧妙地将传统竹编与国家“以竹代塑”的倡议相结合,是一场对地方特色生态文化资源的可持续保育实践。队员们期待,通过这堂竹编特色课,能为信宜竹编的文化延续注入新的活力。
图为队员在指导学生编竹编
走进古琴:解码古琴千年音律
清越的古琴声悠扬响起——教室里,实践团队员正在向学生们细致示范取琴、放琴等礼仪,指导他们学习“勾”“挑”基础指法,并带领他们解读《诗经》《竹里馆》等经典诗文与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理解古琴承载的情感与哲思。
看到学生们触摸古琴时的惊叹,实践团队员默默相视,眼里满是欣喜。这堂课通过知识引入与弹奏讲解,将“遥远”的古琴文化转化为学生可参与的鲜活实践,队员们希望这古老的文化基因能重新融入年轻的心跳,在青春的血脉中流淌。
图为队员在教学生古琴指法
追寻红脉,感受烽火岁月
“信宜红色印记·百年奋斗荣光”,实践团队员轻点屏幕,鲜红标语交替浮现。这堂以“烽火照信宜”为主题的沉浸式历史课,队员带领学生们化身“怀乡起义指挥者”,通过情景模拟还原1927年怀乡起义的关键抉择,带领学生们重回粤西革命的峥嵘岁月。从“夜间起义时机”到“平价售粮惠民政策”,在一次次关键节点的选择中,学生们加深了对“人民至上”革命初心的理解。
一堂课,一次跨越百年的对话。这场沉浸式体验,将尘封的红色历史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精神养分。当革命者的决策智慧化作青少年的课堂选择,信宜红土地上的星火,正以青春的方式重燃。
图为队员在介绍情景模拟游戏
实践活动已落下帷幕,但木铎金声实践团在信宜的故事仍余韵悠长。这群广东大学生用青年智慧与创新实践,打破了沟通壁垒,让沉睡的乡村文化血脉在年轻一代心中重新搏动。“我们在想,传统的技艺瑰宝,不能就这样没落。”队员们说着,眼中闪烁着期许的光。带着这份期许,学生们亲手触摸历史,用创意编织乡情,在实践中感悟绿色使命——文化保育的星火,正被少年的手高高举起!
撰文 | 陈思慧
图片 | 关桂婷
一审 | 龚晨晨
二审 | 陈君露
三审 | 周俐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君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