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大青迹红途龙江实践团暑假“三下乡”:以青春脚步探寻哈尔滨红色历史回响

发布时间:2025-08-27 00: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刁梓馨   阅读 1.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26号讯(通讯员 刁梓馨)为深入践行“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东北农业大学“青旅红途”实践团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于2025年暑期走进哈尔滨红色地标。通过实地探访、沉浸式体验与数字化记录,团队成员在行走中感悟红色精神,在感悟中担当传承使命,为后续打造“玩转龙江-红色经典传承探索平台”积累珍贵素材,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松柏低语中的精神觉醒——兆麟公园与李兆麟将军纪念馆

2025年7月4日晨,哈尔滨兆麟公园薄雾氤氲,实践团在李兆麟将军墓前肃立默哀。成员们指尖轻抚青石碑1946年留下的弹痕浮雕,凝视面向朝阳的将军雕塑。在随后参观纪念馆过程中,队员们通过泛黄的电文手稿、磨损的皮革公文包等珍贵文物,深入了解将军从东北抗联到光复哈尔滨的革命历程。这次沉浸式思政实践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今日公园里的欢歌笑语,正是对英灵最好的告慰。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兆麟公园门口合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李兆麟将军纪念馆

光影交织中的历史长卷——哈尔滨党史纪念馆与东北烈士纪念馆

2025年7月4日下午,实践团转赴党史纪念纪念馆。在三维立体党史长廊中,队员们凝视省委工作人员名单浮雕墙,在《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斗争》全景雕塑前驻足良久。三楼展厅巨幅革命主题画作以炽热的色彩冲击着每位参观者的心灵。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党史纪念馆中合影

随后来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在东北烈士纪念馆负一层阴冷的牢房复原区让成员们屏息凝神,镣铐碰撞声效还原系统仿佛带人穿越至腥风血雨的岁月。二楼赵一曼烈士纪念厅内,高达6米的石膏浮雕与泛黄家书真迹形成强烈震撼,"宁儿不必哭泣"的字句令多名队员潸然泪下。展览终端智能屏跃动的英烈面孔长廊前,成员们不禁轻触屏幕生成数字献花,让这些跳跃的名字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用生命点亮共和国黎明的星辰。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二楼合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

从密道到星海的传承之路——尚志公园、靖宇公园与哈军工纪念馆

2025年7月5日,实践团继续在哈尔滨开展红色寻访活动。清晨的阳光洒在尚志公园入口处,赵尚志将军青铜塑像迎风屹立,将军身披戎装目光如炬,底座"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九个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成员们沿着银杏大道缓步前行,在将军曾经战斗过的松江平原土地上,感受着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随后,团队抵达哈军工纪念馆。在充满苏式建筑风格的展厅内,陈设着多件具有历史价值的展品,包括上世纪五十年代使用的飞鱼牌手摇计算机、泛黄的教学笔记原件以及采用全息投影技术还原的军工专家备课场景。手摇计算机表面可见使用磨损痕迹,教学笔记上保留着工整的钢笔字迹和详细的计算公式。全息投影生动再现了建国初期军工专家在简陋条件下钻研授课的情景,投影时长8分钟,循环展示当年使用的绘图工具、手写讲义等教学物品这些展品客观记录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创办初期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当时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式。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尚志公园赵尚志同志雕像前合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哈军工纪念馆

午后团队转赴道外区靖宇公园,杨靖宇将军骑马驰骋的主题雕塑令人震撼。公园北侧的红星纪念墙上,镶嵌着将军率领抗联战士在林海雪原中作战的青铜浮雕群像。尽管毗邻的杨靖宇纪念馆因内部整修未能开放,成员们仍在纪念馆大门前举行简朴的纪念仪式。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靖宇公园门口合影

此次三下乡实践,团队采集了红色景区相关素材,涵盖文物影像、口述史、场景复原等。这些素材将融入“玩转龙江-红色经典传承探索平台”的制作,通过AR导览、互动展馆等功能,让更多人触摸红色历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刁梓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0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