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7月24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学院“有为”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与柳新镇携手开展“书香润乡土,青春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同打造柳新镇乡村阅读推广新范式。团队聚焦柳新镇文化振兴发展需求,开展了“童心逐梦” 公益暑托班研学、“青年有为”振兴说、“书香筑梦” 乡村美育课、 “一天修好一套房”美居知识普及作品展等适配乡村需求的创意文化推广活动,用年轻人的视角将文化传播与实用知识结合,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年动力”。
图为“有为”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合照 倪梦婷 供图
精准对接微需求 打造阅读推广矩阵
“有为”乡村振兴实践团队立足乡村文化振兴“微”需求,通过调研走访,梳理出十余条高频需求,形成“民生清单”。针对清单列表,开出“有为”青年的赋能“药方”。实践团队基于已有工作成果和宣传经验,创新构建起“五个一”文化IP推介格局,组建一支大学生"青年有为"振兴说宣讲团,持续开展了12场新时代青年故事分享会;开展一堂“书香筑梦”乡村美育课,绘制300余幅“书中的家乡”、“画里的中国”主题作品;排演一场“强国有我 奋斗有我 青年有为”信仰公开课,惠及近千人次;编排一部乡村红色英雄——王振山的爱国故事情景绘本;开展一期"童心逐梦"公益暑托班研学活动,涵盖课业辅导、手工烘焙、口才表演、美术绘画、红色研学、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活动,形成以“托管+研学” 育人模式。变“静态”的阅读为 “动态”的乡村振兴养分把乡村文化振兴讲了出来、绘了出来、唱了出来、演了出来、展了出来,让乡村文化既走进田间地头接地气,又打破地域限制走上网络焕新生。
图为志愿者指导小朋友阅读以及画画 倪梦婷 供图
靶向聚焦微诉求 激活宜居美学动能
“有为”乡村振兴实践团队结合专业特色,聚焦农村住房改造设计需求开展乡村住房品质提升计划,开展"阅读+"模式创新,将专业美学理念转化为“村民学得会、房子用得上、效果看得见”的实用技巧,组织开展“安居调研、美居课堂、宜居提升”等系列实践活动,为实现居住品质、审美素养协同提升注入青春力量。开展“1天装好一套房”美居课堂作品展,通过图文展板、户型模型、案例对比图等形式,让村民直观了解“好房子” 的标准与优势。同时,针对柳新镇乡村住房"设计需求",开展 "数字样板间"体验,通过三维建模,提供360°全景漫游等方式直观呈现不同设计方案的落地效果,完整展示空间布局、材质效果细节等,解决村民想象难、决策难问题,进一步明晰村民对“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的诉求,让“好房子”真正适配乡村生活需求。
图为志愿者为讲解“好房子”倪梦婷 供图
协同赋能青年成长 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有为”乡村振兴实践团与柳新镇团委双方签订了校地社会实践共建协议,为长期合作共赢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实践团向柳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进行图书捐赠,助力本土红色资源挖掘、模范人物的推广,发挥好农家书屋这一“文化加油站”功能,为进一步开展全民阅读、红色诵读等各类阅读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同时,本土红色文化反哺学生思政教育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用好、挖掘好柳新镇各村特有文化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对于柳新镇来说,通过乡村文化、乡村故事、乡村人物的挖掘与活化,能实现强化文化赋能,激活乡村文化振兴“一池春水”;对于江苏建院来说,以形式多样的“乡建”活动拓宽高校实践育人路径,能实现校地联动共育,文化赋能多维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凝心铸魂。
图为实践所签约捐书仪式 倪梦婷 供图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装饰学院 荣聪 周沫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沫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