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6日讯(通讯员 臧浩文 耿瑞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党史、近代中华民族抗争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青岛大学国旗班“烽火初心,旗护山河”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团以寻访历史场馆为主线,通过实地感悟、志愿实践等方式,赴青岛市开展以“探寻革命初心,弘扬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烽火初心,旗护山河”的信念扎根心中,为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注入青春动能。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赤诚初心
图为团队成员的合影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纪念馆照片
在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实践团队参观了军魂馆、抗战馆与烈士纪念堂。展览以“破晓”“铭记”为主题,通过历史影像和实物,真实呈现了青岛军民顽强抗战的悲壮历程与英雄事迹。队员们庄重凝视,深切感受到先烈为民族解放付出的巨大牺牲,并在英雄事迹的感召下,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精神、勇担使命的信念。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探寻海军历程 ,激荡民族自豪
图为团队成员的合影
图为毛主席第一次视察中国海军乘坐的“长江舰”照片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巨大的舰船静静停泊,锈迹斑斑的枪炮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展厅内,从早期的简陋舰艇模型到现代化海军装备的实物展品,清晰展现着国家海防力量从弱到强的蜕变。队员们循着海军发展的脉络,在玻璃展柜里的老照片、作战日志中,仿佛看到了万里海疆上的坚守与担当,民族自豪感在胸中激荡,更深刻理解了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的意义。
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践行志愿担当 ,焕发历史温度
图为团队成员的合影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志愿服务照片
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早的殖民监狱。博物馆分为文化展馆和旧址展馆,通过文字、图片、实景三种形式,展现出青岛近代司法变革历程以及具有殖民特色的监狱旧址,提醒人们珍惜和平,铭记历史。在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实践团成员通过讲解、检票与引导等多岗位志愿服务,生动传递历史故事,耐心服务游客。他们在实践中深化对抗争精神的理解,将爱国热忱融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历史、担当使命的青春力量。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回望战争岁月 ,坚定守护信念
图为博物馆内展出史料照片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博物馆照片
漫步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复原的场景、珍贵的文物将那段动荡岁月清晰还原。每一件展品都在有力诠释着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来之不易。队员们在历史的回响中沉思,从战争的创伤中汲取教训,更加懂得要加倍珍惜如今的安宁生活,也进一步坚定了守护家国山河、捍卫和平的信念。
青岛市档案馆——追随历史足迹 ,触摸城市记忆
图为团队成员的合影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档案馆照片
走进青岛市档案馆,泛黄的卷宗、斑驳的照片与手稿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实践队队员们指尖轻拂档案,目光掠过那些记载着城市变迁的文字,在字里行间拼凑出青岛从近代到现代的成长轨迹。这些见证过时代风雨的档案,如同打开的时光胶囊,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沉淀的历史厚度,也对城市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这场跨越多个历史现场的实践,让 “烽火初心,旗护山河” 的信念在青岛大学国旗班队员心中愈发坚定。作为护卫国旗的青年力量,他们不仅在日常训练中体悟着国旗的重量,更在这段寻访历史的旅程中,读懂了那抹鲜红背后的牺牲与坚守。当青春的脚步与历史的足迹相遇,当国旗班的使命与家国的记忆碰撞,红色的种子已深深扎根 —— 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护卫国旗的赤诚,守护这片山河的安宁与荣光。
撰文| 臧浩文 耿瑞晨 刘克禄 王京杭 梁亚男 王贺 潘旭柯 薛佳雯 王子奇 杨婉玲
图片| 臧浩文 耿玉 耿瑞晨 梁亚男 潘旭柯 薛佳雯
审核| 臧浩文 耿瑞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于家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