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陈天品)7月20日至24日,武汉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茶缘智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武当山八仙观村,面向当地茶园种植户开展了为期五天的“茶园管理系统需求调研”主题实践活动。团队7名成员通过实地走访,聚焦茶园管理实际需求,为后续系统设计积累一手资料。 为精准把握茶园管理的痛点与需求,为系统设计提供现实依据,团队围绕“种植流程”“管理难点”“数字化需求”三个核心方向,设计了调查问卷、流程记录表等调研工具,吸引了20余户不同规模的种植户参与交流。在与茶农的面对面沟通中,成员们详细记录了茶叶从育苗、施肥、灌溉到采收的全流程管理方式——茶园管理大叔用“看天浇水、凭经验施肥”概括传统模式,张奶奶则提到“病虫害发现晚了,一整片茶叶都受影响”的困扰;针对数字化工具的接受度,更年轻的茶农更关注“手机上能不能直接看茶园情况”,老年茶农则希望“操作别太复杂,像打电话一样简单”。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反馈,都被团队认真记录在调研手册中。
实践过程中,团队展现出耐心细致的沟通能力。面对部分茶农不善表达的情况,成员们用“拉家常”的方式引导交流,比如从“一天要往茶园跑几趟”聊到灌溉管理的频率,从“最担心茶叶哪方面出问题”了解病虫害防治的难点;遇到种植户对“系统”概念陌生时,大家就用“像手机里的记账本,但专门记茶园事儿”这样通俗的比喻解释,慢慢拉近与茶农的距离。茶农王建国在聊完后笑着说:“你们问得细,我才发现种茶要记的事儿真不少,要是能有你们说的这个东西,还挺方便。”
针对茶园管理环节多、需求杂的特点,团队采用“分类记录+集中讨论”的方式推进工作。白天走访时,成员们按“种植、管理、销售”三个环节整理茶农反馈,晚上汇总时用表格梳理出“想随时查施肥时间”“希望有人提醒采收期”等8项具体需求;结合专业知识,大家把这些需求转化为系统功能设想——比如将“记不清上次施肥时间”对应“施肥记录自动提醒”功能,将“采收期把握不准”设计为“采收时间推荐”模块。 据统计,本次实践共完成有效访谈记录20份,整理茶农需求清单1份,宣传短片1条,并形成系统功能设计初步框架。框架涵盖基础信息记录、管理节点提醒、简单数据统计等核心模块,每一项设计都源自茶农的实际表述。
此次“茶缘智联”团队的暑期实践活动,以调查走访为基础,将茶农的朴素需求转化为系统设计思路,不仅让成员们在与基层种植户的交流中深化了对“实用化设计”的理解,更以专业所长为茶园管理的便捷化、条理化提供了初步方案,展现了信息工程学子用技术服务实际需求的实践能力。活动得到了当地种植户的认可,为后续系统优化积累了扎实的现实依据。最后我们在抖音上上传的宣传视频让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八仙观村,了解这片美丽的茶园,让茶文化出传播了出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