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慧聚非遗”实践团赴延庆区水峪村开启探索非遗文化之旅

发布时间:2025-08-26 21: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方磊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6日讯(通讯员 李方磊)2025年7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学院“慧聚非遗”实践团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与敬意,走进延庆区的水峪村,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非遗文化探寻之旅。成员们通过展开访谈、参观博物馆、阅读书籍等活动,深度了解水峪村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情况,为水峪村加大宣传力度。

初入水峪村:在书记办公室里展开访谈

历经近两小时车程,成员刚到村口,便看到道路旁崭新的健身设备、干净整洁的马路、排列整齐的房屋。随后,成员们前往村委会,与张忠诚书记会面。在书记办公室内,张书记热情接待,一场跨越岁月的访谈随即开始。从成员们的专业方向到书记的学生时代,从村子的发展方向到民俗文化的传承,书记毫无保留,无所不谈。张书记殷切寄语:“当代大学生应在校园汲取知识,而后反哺社会。水峪村发展需创新力量,希望你们发挥专业优势助力。”

▲图为与书记和妇联主任开展访谈

探索民俗文化 :在博物馆内外认识水峪村民俗

与村支书畅聊后,他提出为实践团介绍这里的特色民俗博物馆,“我们水峪村民俗博物馆是北京市延庆区首家民俗类博物馆。”实践团成员随着解说逐步认识了小车会、毛猴儿、燕京八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实践团成员也深入探索了水峪村,与当地百姓探讨了非遗的传承同时发现了更多的隐藏在田间地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探索水峪村民俗文化

参观非遗传播驿站:在展品和书籍中深读非遗

随后,实践团队又跟着村支书来到了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驿站。进门便能看到燕京八绝的特色作品,队员们进一步的认识到了这些非遗的魅力。另一侧则是相关非遗的文创产品,看上去相当的小巧精致。走到尽头是一间非遗书屋,收藏有非遗图书223种436册,成员们无不沉浸其中,见此情形,书记讲起了这些书和作品的来之不易。“这些书目是从全国搜集来的,我把它们存在这里。这些作品,每个都是我们请大师们制作的。”张书记皱着眉头却微笑地说,“看到你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能来我们村,这些努力没白费。”

▲图为驿站中的活动   更进水峪村:在村委会议室鉴定实践信念

最后,书记带领队员们来到会议室门前。推开大门,迎面而来的不是严肃的气息,而是一筐筐、一件件村民们自己做的手工艺品。看到眼前的场景,队员们惊讶万分,由衷地敬佩水峪村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村委会出资请外面的大师进村教授手艺,我们会组织村里的小孩子还有对非遗感兴趣的人来这里学习。”书记自豪地说,“希望你们可以帮助我们村,让更人知道它。”

▲图为会议室合影结束在水峪村的一天,成员们在返程中,不由得都在思考张书记的敦敦教诲,队员们深刻感悟到非遗是流动在生活里的血脉,而非静止的遗产,意识到青春力量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投身实践的决心,此次实践也成为传承的新起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方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