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同行护橙路,躬身实践悟担当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青衿护橙”团队开展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6 13: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何佳怡   阅读 6.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26日讯(通讯员 何佳怡)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青衿护橙”博爱青春志愿服务团聚焦社会话题,为提高公众对环卫工生存现状的深度关注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力量扎根街巷阡陌,让关爱行动浸润金陵。团队31名志愿者在这个暑假开启了一场“与环卫工人同行”特别实践,生动诠释当青春邂逅坚守,以青春之笔书写对劳动者的礼赞。

 

▲图为志愿者团队大合照

本次“青衿护橙——环卫天使关怀行动”志愿服务项目以职业体验、采访慰问、环保公益课堂多条主线同步开展,覆盖范围广泛,带有浓厚人文关怀气息。正式开展活动之前,青衿护橙团队搜集了相关文献和政府公开报告,针对环卫工人的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和需求等内容,发布了一份线上调查问卷,进行初步调研。与此同时,5位团队负责人提前与石湫保洁所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沟通,商量活动的具体流程及时间人员安排,确保每次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躬身实践:五维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晨光中的“职业初体验”

7月1日和2日,清晨6点半,湛蓝的天空澄澈如洗。志愿者们跟随环卫工人来到石湫街道,带着工具,亲身体验道路清扫工作。“先扫落叶,再清理缝隙里的烟头”,环卫师傅的指导简单却充满经验。看似轻巧的扫帚在志愿者手中变得异常沉重,在劳动过程中,志愿者们的衣衫逐渐被汗水浸湿,汗珠从鼻尖滴落也顾不上擦。

▲图为志愿者体验环卫工人清扫工作

▲图为志愿者体验环卫工人清扫工作

晨风徐徐,整洁干净的道路旁,橙色的环卫服与白色的“博爱青春”短袖相互映衬,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成员在职业体验后感慨,“仅工作了一小时,就已累得又热又乏,手上磨破了三块皮,又冒出两个水泡”,真实感受到环卫工作的艰辛与不易。而当看到路过的市民对干净路面竖起大拇指时,志愿者们终于懂得:所谓“城市美容师”,美的不仅是环境,更是那份“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初心。

 

▲图为志愿者在职业体验后与环卫工人的合照

垃圾分类课堂上的“童心接力”

“电池属于什么垃圾?”“我知道!有害垃圾!”7月2日下午,洪蓝街道青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志愿者们开展了“垃圾巧分类,地球焕新颜”讲座活动,向孩子们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并帮助他们掌握实践的具体方法。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互动,踊跃回答问题,现场气氛热烈。活动尾声,志愿者还介绍了绿色环保小方法,从根源解决垃圾问题,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绿色消费等。团队充分发挥师范生专业优势,将知识充分融入“垃圾分类大闯关”游戏中,在孩子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在讲座结束后的合照

志愿者们再出发,于7月中旬前往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长征源红军小学开展环保系列课程。志愿者从身边的简单垃圾桶分类标识出发,向同学们一步步科普垃圾处理的现状、重要性以及正确做法。在课堂中穿插有趣小视频、分类小游戏,鼓励同学们大胆猜想、敢于试错,成功调动了积极的课堂氛围。在课堂尾声,通过测试的形式帮助同学们巩固环保知识,铭记分类常识。本次环保课的教学为同学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为他们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带头作用。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们上环保课

 

▲图为孩子拿着在课堂上制作的垃圾桶


倾听者行动:记录群众的心声

7月3日,“青衿护橙”团队在石湫街道各小区和桑元蒲暑托班等地顺利开展系列采访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收集了不同群体对环卫工人、城市环境、环保状况等诸多方面的看法,深入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有的居民甚至分享了自己主动与环卫工人打招呼、为他们递上热水来表达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感谢的经历。

 

▲图为志愿者采访小区居民

 

▲图为志愿者采访暑托班的小孩子

采访时还遇到一位从事环卫工作多年的师傅,她坦言说道:“最累的是节假日,垃圾比平时多一倍,但看到街道干净,心里也舒坦。”她的愿望是“希望大家多理解,扔垃圾时多走两步,扔进桶里”,朴实又简单,却道出了环卫工人对公众配合的期盼。

 

▲图为志愿者采访环卫工人

通过倾听基层群体的声音,才能了解环卫工人的真实需求。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把采访时收集到的心声整理成文字,忍不住感慨:“以前总觉得环卫工扫地是分内事,没多想过他们有多难。现在才明白,一句‘辛苦了’不如自己多走两步路。不随手乱扔垃圾,就是对他们最实在的尊重。”


防暑包里的“青春温度”

炎炎夏日,环卫工人需要一直在高温天气下工作。为了进一步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7月3日-7月4日,“青衿护橙——环卫天使关怀行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团在石湫街道免费向环卫工人发放特制防暑包。

 

▲图为志愿者和环卫工人的合照

 

▲图为志愿者给环卫工人分发防暑物资

“阿姨,包里还有我们手绘的卡片!”除常规的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外,每份包里都藏着手绘感谢卡,用文字和图画向他们表达感恩和敬意——有志愿者画下环卫工人清扫的背影,旁边写着“您辛苦啦”。这份巧思源于前期调研。团队发现,“被看见的尊严”比对环卫工人的直接物质馈赠更有感染力和人情味。有一位环卫师傅摩挲着卡片感慨:“这些年收到过不少物资,但孩子们亲手画的东西,还是第一次。”

 

▲图为志愿者手绘的感谢信

入户慰问:走进光影背后的故事

为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递社会对环卫工人的敬意与关注,7月4日上午,“青衿护橙”团队和保洁所的负责人带着慰问礼品,走访了四位困难环卫家庭,给他们送去关怀和陪伴。志愿者言语真挚地向环卫工人表达敬意与感谢,大家围坐在一起,听师傅讲述自己的工作趣事,屋子里洋溢着温馨,也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师傅还热心地给志愿者递上自家的西瓜,临别时,更是执意送出一程。

 

▲图为志愿者上门慰问家庭困难的环卫工人

此次的慰问活动,是一次对环卫群体的温暖奔赴。当牛奶和饼干递到环卫工人手中,当他们拭去汗水露出笑意,志愿者们深知,青衿护橙的意义正在于此——以实际行动,让默默奉献的环卫人被看见、被珍视。这不仅是物资的传递,更是城市文明温度的传递,愿这份关怀如夏日凉风,持续慰藉环卫天使,让文明与温暖在城市街头持续流淌。

7月的南京,持续37℃的高温炙烤着大地,街道上蒸腾的热浪模糊了行人的视线。然而,一抹抹跃动的橙色始终穿梭在城市的纵横脉络中——他们是这座城市的环卫工人,用扫帚丈量每一条街道,用汗水守护每一寸整洁。与此同时,一群身着白色“博爱青春”短袖的青年人悄然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当环卫服与志愿白相遇,青春的叙事便有了更厚重的底色。从“体验者”到“倡议者”,从“同情”到“共情”,“青衿护橙”团队用脚步丈量社会责任,用行动注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这次与环卫工人同行的暑期实践,不仅是一次爱心的传递,更是一场深刻的成长教育。只有亲身体验了烈日下的挥汗如雨,才真正明白“城市美容师”背后的艰辛。而当志愿者们走进他们的家庭,聆听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故事,则又深深感受到他们身上坚韧与乐观的力量。而孩子们在垃圾分类课堂上的欢声笑语,更让志愿者们看到环保意识薪火相传的希望。实践虽短,感动长存。愿这份夏日里的感动与敬意,化作更多人对环卫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图为志愿者宣誓时的照片

正如团队宣誓时所言:“我们愿用坚定和执着,用真情和友爱,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篇章,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散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未来,团队将继续以青年之力,践行社会责任,让每一份坚守都被看见,让每一滴汗水都不被辜负。致敬劳动者,青春正行动!这场青春与劳动的“双向奔赴”,仍在继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佳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