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5日讯(通讯员 杨潞锦)近日,西北民族大学“向阳花”青少年心理关爱志愿服务实践团走进甘肃省酒泉市社会福利院与嘉峪关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通过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领域的跨界科技志愿服务,为孤残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开发了个性化技术解决方案。
▲图为实践团抵达酒泉市
活动背景与整体概况
在儿童心理健康关怀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实践团聚焦孤残困境儿童自我认知、人际理解与情感成长需求,依托《不一样也能做朋友》《我的情绪小怪兽》《折耳兔奇奇》《獾的礼物》四本主题绘本,为孤残困境儿童开展了“向阳花心灵花园”绘本伴读团体活动,在安全包容的互动环境中,以“认知-情感-技能”三维目标为核心,通过沉浸式阅读、互动体验与创意延伸,促进孩子们完成自我认同、情绪管理、社会交往、生命意义重构等主题的心理疗愈。
绘本伴读活动具体内容
《不一样也能做朋友》以“理解差异、学会包容”为核心,通过“猜猜我是谁”谜题认知火烈鸟特征,结合故事讨论“排斥-接纳”转变与刻板印象,再以“绘画剧场”绘制“丛林友谊会”实践包容理念,最后通过分享总结深化认知。
▲图为实践团成员杨潞锦开展“猜猜我是谁”环节
《我的情绪小怪兽》围绕“认知情绪、学会调节”,借“情绪猜猜乐”初识基础情绪,结合故事理解情绪管理意义,通过“情绪卡片分类”“动态体验”实践调节方法,以分享总结强化情绪管理技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杨潞锦与儿童互动的场景
《折耳兔奇奇》聚焦“认识独特、接纳自我”,以“兔子耳朵形态”提问引入,通过故事朗读与关键页互动理解“独特与普通”关系,再以“我的特别勋章”创作实践自我认同,最后用分享与贴纸奖励强化认知。
《獾的礼物》以“理解礼物意义、接纳离别”为主题,借礼物卡片与绘本猜测初识“礼物”多元概念,结合故事与角色小剧场理解礼物抽象意义,通过“故事续写”“礼物盲盒”传递爱意,用感谢分享与盆栽奖励深化认知。
活动意义与未来展望
“向阳花心灵花园”绘本伴读团体活动,是“向阳花”青少年心理关爱志愿服务实践团响应甘肃省孤残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政策的具体实践,也是对“以儿童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诠释。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优化绘本伴读方案,结合孤残困境儿童的心理需求拓展主题绘本库,让更多孩子在故事的陪伴中,收获接纳自我的勇气、包容差异的胸怀与管理情绪的能力,让“向阳花”的温暖持续照亮困境儿童的成长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潞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