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只是开始,学习永无止境。2025年7月10日到7月17日,广东医科大学“旗帜飘扬”志愿服务队在三下乡活动中,为乡村学子带来了第二课堂特别学习栏目,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图为志愿者在与孩子们互动
趣味物理课:点燃科学探索热情
“老师,明天还上物理课吗?”在物理趣味课堂结束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向志愿者询问。课堂上,志愿者们以声光热力电等物理知识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趣味实验,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游戏,让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有趣。
▲图为志愿者正在上物理课
志愿者们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实验,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学会像分析受力一样拆解问题,像追求守恒一样坚持真理,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引力源”。
▲图为志愿者正在讲解电
安全防护课:掌握应急救护技能
消防安全课堂上,志愿者们化身“安全教官”,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授应急救护和消防安全知识。“拔销子、握管子、压把子”的灭火三步走口诀被编成顺口溜,“弯腰、捂鼻、摸墙走”的逃生三要素变成拍手歌,孩子们边比划边唱,轻松牢记动作要领。
▲图为志愿者正在上消防课
应急救护环节同样备受欢迎。孩子们两两一组,用三角巾练习包扎技能,从手指割伤到头部包扎,志愿者们悉心指导每一个动作。在心肺复苏练习中,随着“1、2、3……”的计数声,孩子们跪在模拟人旁认真练习胸外按压,个个专注投入,争当“急救小英雄”。通过情景模拟和实操演练,孩子们系统学习了从伤口包扎到心肺复苏、从灭火器使用到逃生路线规划的安全知识,为自身安全增添了坚实“防护盾”。
▲图为小朋友正在练习包扎
▲图为小朋友正在练习心肺复苏
▲图为志愿者正在讲解急救知识
红色思政课:传承基因塑造价值观
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志愿服务队还开设了系列红色思政课程。特邀专业教师以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学方式,结合系统讲授、理论剖析等多元方法,向孩子们全面阐释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既展现其厚重历史底蕴,又彰显鲜明时代价值,让每堂课都成为思想启迪,每个知识点都成为精神淬炼。
▲图为专业教师正在讲解红色文化
▲图为小朋友正在回答问题
此外,志愿者们通过故事讲述、互动问答、个人经历分享等形式,开展对近代史、党史教育及国旗法的讲解,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这些创新教学形式,既保持了红色教育的思想性与理论性,又增强了亲和力与针对性,使历史从教科书上的冰冷文字,变为滋养孩子们精神成长的活水源头,实现了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
▲图为志愿者正在讲解近代史
此次“第二课堂”特别学习栏目,如同播撒在孩子们心田的知识种子,志愿者们用爱浇灌、以诚相伴,助力希望的嫩芽茁壮成长,为乡村学子的暑期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未来,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秉持初心,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严冬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