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新疆政法学院信息网络安全学院“铁魂非遗筑梦人”团队于2025年7月5日至7月14日,在第三师五十一团十九连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紧紧围绕“传统非遗传承与发扬”这一核心主题,结合当地少年儿童的实际需求,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旨在播撒非遗文化的种子,传递温暖关怀,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一、 活动内容与成效:
1.“指尖生花”非遗手工课堂:
扭扭棒花卉制作:团队发挥创意,利用色彩鲜艳、易于操作的扭扭棒作为媒介,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了象征热情与爱的“玫瑰花”、纯洁美好的“百合花”、充满阳光活力的“向日葵”以及寓意富贵的“芙蓉花”。这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更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和美的熏陶。
非遗绒花初体验: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非遗项目,团队精心准备了绒花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向孩子们介绍了绒花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制作技艺。在团队成员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亲手体验了基础的绒花制作步骤。虽然工艺复杂,但孩子们兴致盎然,初步领略了传统手工艺的精细与魅力,在心中埋下了对非遗文化好奇与热爱的种子。
2.“七彩课堂”趣味游戏时光:
活力运动:乒乓球、踢足球等体育活动,有效释放了孩子们的天性,强健了体魄,培养了团队协作和竞技精神。
欢乐互动:“桃花朵朵开”、“萝卜蹲”、“123木头人”等经典集体游戏,极大地活跃了现场气氛,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互动,锻炼了他们的反应能力、规则意识和集体归属感,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活动场地。
红色文化浸润:7月7日,恰逢七七事变88周年,团队通过历史讲解与观影相结合的方式,团队成员以生动讲述带孩子们回望那段不可磨灭的过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团队选取了红色经典影片《八佰》进行放映。通过直观生动的影像,引导孩子们了解革命历史,感悟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 团队收获与感悟:
深化认知,践行使命:通过深入基层,团队成员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连队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需求,深刻体会到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锤炼能力,增长才干:活动策划、组织协调、教学实践、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适合小朋友的教学内容,是一次宝贵的教学相长的经历。
收获感动,净化心灵: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强烈的求知欲、对手工和游戏的投入,以及他们小小的进步,都深深感动着每一位队员。这份纯粹的情感是团队成员此行最珍贵的收获,也更加坚定了大家投身公益、服务社会的信念。
凝聚团队,升华友谊:十天的同吃同住、并肩奋斗,极大地增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信任与友谊,“铁魂”团队的凝聚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
三、 总结与展望:
本次“铁魂非遗筑梦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成功地将非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点亮了他们的暑期生活,也在服务奉献中实现了自我成长。深刻体会到,非遗的传承需要创新形式,需要薪火相传,更需要从娃娃抓起。
十天虽短,情谊绵长;非遗筑梦,步履不停。“铁魂非遗筑梦人”将继续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对传统文化的赤诚之心,在传承与发扬非遗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撰文|付帅
图片|李锴
审核|曹晶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