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产业添翼

发布时间:2025-08-25 17: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珂玥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2025年7月24日,暑气蒸腾,我以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院“小数点”志愿服务队一员的身份,奔赴德州市,投身“三下乡”实践浪潮。此次社会实践之行,不仅跟随红色足迹了解英雄事迹,更撞见数字智能与产业赋能交融的奇妙图景——当古老乡村邂逅现代科技,产业如椽笔,正以数字为墨,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漫步乡村产业,更见数字赋能的生动注脚。乐陵小枣借“乐快”模式,演绎“朝在枝头暮入家”的奇妙旅程,电商平台拓宽销路,物流体系保障鲜度,让传统物产乘数字东风,蜕变为增收“金果”;星光糖业另辟蹊径,以创新破原料之局,在无甜菜、甘蔗基地的土地上,酿出甜蜜产业新篇;泰山体育让“双奥”品牌下沉,公交站亭、亲子器材融入日常,以体育活力激活乡村生活…… 这些散落乡野的产业星火,因数字赋能渐成燎原之势,也让我读懂: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产业与数字的深度交融里,待青春执笔,共绘新景。

小枣换新:科技赋能解锁小枣多元形态

我们跟随团队进入金丝小枣博物馆,似推开一扇时空之门,讲解员带领我们穿梭岁月,探寻红枣起源的古老脉络,聆听“枣神娘娘”的动人传说。从历史的幽深处起步,沿着时光长河,再迈向充满想象的未来图景。声光技术勾勒的蓝图,将小枣产业的崭新摸样,生动铺展在眼前,让我们触摸到历史与科技共融的奇迹脉搏。科技赋能下的小枣,由一树一种枣,到一树八枣,研制出“傲雪”的小枣,小枣在小雪时节仍挂果,冬季雪景中红果与白雪相映成趣,是德州乐陵现代农业创新的典型成果,象征了枣民在风雪中不屈精神,更是小枣文化的传承体现。

图为团队成员在中国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的合照

数字平台:乡村治理的“智慧中枢”

这次社会实践,数字智能与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模样,如同一束强光,穿透乡村发展的肌理,深深触动我心。它让红枣化身 “金果子”,引领乡村从 “守着资源盼发展” 的被动等待,转向 “握着产业往前闯” 的主动奔赴 。

我们离开金丝小枣博物馆的次日,踏入德州市乐陵丁坞镇,数字平台的便捷高效率先叩响认知之门。“初心领跑,智坞惠民”,镇政府借数字之力,让监控成“千里眼”,紧盯空闲资源、火警灾情,守护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乡村资源利用效率;数字服务平台化身“传送带”,代办岗位跨越距离,让外出务工者无颠簸之苦,留守老少得实时帮扶。24小时值班机制,似不知疲倦的卫士,做到不让事等人,而是让人找事,办事效率节节攀升 。这方小小的数字天地,已悄然重塑乡村治理生态。

这让我明白,数字技术不是城市专属,当它融入乡村肌理,能让治理更高效、更有温度,也让我领悟到,数理专业所学,可借助数字平台,为乡村治理算清“民生账”,这是知识与时间碰撞的全新可能。

图为讲解员为团队成员讲解丁坞镇数字赋能全国试点项目场景

产业探行:数字浪潮里的振兴图景

7月26日,我们跟随团队穿梭于各个产业腹地,时代发展催生的数字产物,如璀璨星辰,照亮产业前行之路。大家借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打造知名度。乐陵推出 “乐快” 模式,像巧妙的纽带,实现处处通公交、客货邮一体化,让小枣上演 “早上在树上,中午在路上,晚上到手上” 的奇妙旅程,既拓宽销售范围,又保障新鲜度,精心雕琢好品牌 。

走进星光糖产业城,产业创新能力与公司对员工获得感的重视,似并蒂莲花,绽放在发展征途。星光糖产业扎根德州,虽无甜菜、甘蔗生产基地,却另辟蹊径,靠进口糖原料加工,产出蔗糖、代糖及含益生菌、纤维素的功能糖,让德州乐陵成为糖储备基地,书写产业创新篇章 。

踏入泰山体育集团,“双奥” 品牌的魅力扑面而来。它服务千余场国际比赛,却不止步高端,让产品进校、进村、进社区。第二代公交车站亭在德州乐陵启用,似便捷的驿站,便利出行;亲子活动器材遍布公园、广场、社区,如活力因子,营造健康生活环境 。

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铺展,数字与产业是浓墨重彩的笔触。此次三下乡实践,让我见证乡村在时代浪潮中借数字之力、产业之翼,奋力翱翔的姿态,也让我坚信,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必将在这一次次探索与实践中,照进现实 。

图为团队成员在泰山集团进行采访的场景

社区宣讲:四色文化绘童梦

这次面向社区小朋友的宣讲,我们将社会实践中的珍贵收获精心梳理成“四色文化”篇章:红枣文化、红色文化、黑陶文化、产业文化,,用生动的PPT为孩子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新窗口。

我们将我们的经历结合小朋友们的生活实例进行展现,让抽象的名词更加生动形象。伴随着小朋友的互动和笑声,我们将实践中的所见所感转化为童趣语言,在讲解中深化了对文化的理解;而孩子们的热情回应与奇思妙想,也让我们坚信: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的接力棒,正在一代代人手中传递,绽放出璀璨光芒。

感悟与收获:乡土为卷,青春作答

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于我而言,是一场行走在乡土间的成长修行,更是一次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深刻体悟。

踏入德州市,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鲜活场景,打破了我对基层工作的刻板印象。本以为乡村治理囿于传统模式,却见数字平台如精密齿轮,将监控预警、便民服务高效运转。“初心领跑,智坞惠民” 的实践,让我明白数字技术并非遥不可及,它能下沉乡土,为民生保障、资源统筹装上 “智慧引擎” 。

乡村产业的探索,更让我触摸到振兴的坚实脉搏。乐陵小枣借 “乐快” 模式打通产销链路,星光糖业以创新突破原料桎梏,泰山体育让品牌活力融入乡村日常…… 这些产业实践,撕下 “乡村落后” 的标签,展现出乡土经济的无限可能。我意识到,产业振兴不是空洞概念,而是一个个突破常规、敢想敢干的探索。身为大学生,我们虽未身处产业一线,但可成为产业与市场的 “连接器” ,用调研分析、创意赋能,为乡土产业找方向、拓思路,让青春智慧成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力。

这场 “三下乡” ,它让我跳出校园温室,懂得青春不该困于书斋空想,而要扎根土地找答案;让我明白乡村振兴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我们伸手可触、躬身能为的具体行动。未来,我愿带着这份实践收获,以数理专业为笔,以乡土需求为墨,在乡村振兴的长卷里,续写属于青春的担当,让成长与振兴双向奔赴,共赴美好。(通讯员:王珂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珂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