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筑梦基层,百千万工程惠民生——惠州卫职院青春筑梦志愿服务队赴大亚湾西区送政策、送健康

发布时间:2025-08-25 13:3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烨冰   阅读 1.4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5日讯(通讯员 陈烨冰)当夏风掠过大亚湾的浪尖,裹挟着青春的热忱翻涌而来,青春筑梦志愿服务队的故事悄然铺展。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关于资助育人工作的部署,进一步加大学生资助及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乡村等欠发达地区对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的认知度,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春筑梦志愿服务队赴大亚湾西区开展为期五天的走访宣传。同时,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专业优势,开展多项特色健康服务,以“资助+医护”双行动践行青春担当,助力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

以政策为灯,传资助温情

在社区的一角,实践团成员铺开资助政策的宣传阵地。资助的宣传牌迎风而立,清晰的字句诉说着帮扶的暖意;资助的小手册和小扇子一一递到居民手中,实用的物件里裹着贴心的指引。成员们希望让政策的阳光透过这些载体,照进更多家庭的心里。

负责宣讲的同学走到居民身边,把政策条文拆成贴心的家常,给孩子的妈妈算清助学补贴的每一笔明细,给大学生模样的姑娘讲透助学贷款的申请步骤,给鬓角染霜的阿姨细细解释资助延续的年限。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学生家长解读国家资助政策

以走访为墨,填健康表格

小桂村的午后,竹影摇着清凉。成员们坐在老人的堂屋里,接过递来的凉茶,听他们讲着屋檐下燕子的新窝。而后取出设备,测完血压,又问作息,把零散的健康信息一一记在表上,嘱咐他们日常的健康饮食习惯。要让这份牵挂,跟着田埂上的风,慢慢融进日常的照料里。

▲图为实践团成员入户为小桂村村民量血压

数字跳动间,是细致的叮嘱;笔尖划过处,是关切的注脚。每一份表格都填满牵挂,每一次测量都连着心意,让健康的暖阳,照进老人的日常。

以初心为引,踏义诊征程

走进小桂村,义诊的身影活跃在村头。血压仪旁,老人们认真记下数值;艾灸的温热里,驱散着积攒的寒气。质朴的乡音混着关切的叮嘱,让健康服务在田埂旁落地生根,把贴心守护送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小桂村村民刮痧

永盛社区义诊当日风雨交加,室内义诊点却暖意融融。冒雨赶来的居民络绎不绝,口腔检查、推拿刮痧、血压测量、艾灸等项目有序开展。成员们加快节奏,用专业服务回应每份信任;等候的居民互相递伞、轻声交谈,雨声未减参与热情。风雨挡不住健康之约,这场室内义诊,让守护在特殊天气里更显贴心。

以宣讲为桥,传急救智慧

青春筑梦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来到爱群社区和永盛社区,细致讲解急救知识。讲心肺复苏时,边演示按压手势边数着节奏,反复强调力度与频率;说急救包扎时,拿起绷带一步步拆解步骤,耐心解答银发志愿者的疑问。银发志愿者们凑近听、认真记,时不时举手提问,成员们弯腰倾听、放慢语速,把专业知识化作易懂的家常话,让急救技能在耐心传递中,稳稳扎根在老人们心间。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银发志愿者传授人工心肺复苏

以守护为笺,书少年华章

成员们用爱与专业为孩子们编织了一场知识的盛宴,将口腔健康的密钥与防溺水的铠甲,轻轻递到孩子们手中。生动讲解如春风化雨,互动演示似星光引路,让护牙的叮嘱与安全的警示,都化作心间温暖的印记。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永盛社区儿童们巴氏刷牙法

宣讲过程中,成员们还带着小朋友们解锁中药驱蚊香囊的奥秘。辨识艾草、丁香、陈皮等药材,亲手制作的过程里,藏着中医药文化的千年智慧。让古老草药的芬芳,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守护夏日的安宁。这份知识与传统的双重馈赠,温暖又珍贵。

▲图为美韵社区儿童们手作中草药香囊活动现场

以实干为笔,绘青春长卷

青春筑梦志愿服务队的足迹遍布大亚湾西区小桂村以及永盛、爱群、美韵三个社区,从资助政策解读到健康守护,从应急技能到成长关怀,这场跨越城乡的爱心之旅,让温暖扎根每个角落,用真情为基层送去实实在在的关怀。

青春筑梦志愿服务队携蓬勃朝气,让步履穿梭于街巷村落;怀赤诚之心,接过为民服务的炬火;燃滚烫热忱,续写扎根基层的诗行。愿青春的光芒在实干中闪亮,责任的底色在步履不停中愈发厚重,奋斗的足迹在砥砺前行中更加清晰!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陈烨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