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学红筑湾区青年队|西樵实践:追寻 “双杰” 足迹 感悟西樵精神

发布时间:2025-08-24 22: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郑雅彤、曾智丽、廖碧君、何筱彤   阅读 2.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一片水乡,孕育革新;两处故迹,辉映精神。炎炎夏日,桑基鱼塘环绕的南海西樵生机盎然。2025年7月19日,佛山大学红筑湾区青年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奔赴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怀揣着对历史的敬意与探索的渴望,深入探访简村陈启沅纪念馆与松塘村区梦觉生平事迹展览馆,以“追寻双杰足迹,感悟西樵精神”为主题,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奋进力量。▲图为队员合影留念 红筑湾区青年队 供图

让先贤智慧启迪未来“陈启沅先生兴办实业、救国图强的壮举,是近代民族工业觉醒的缩影。”在简村古朴的巷陌深处,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实践队怀揣着崇敬的心情,首先走进了陈启沅纪念馆。馆内陈列着继昌隆缫丝厂的机械模型、文献手稿与历史图片,生动再现了这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驱”于1873年创办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的非凡历程。队员们驻足于斑驳的旧机器前,触摸着百年前实业家“实业救国”的滚烫理想。“‘师夷长技以自强’,陈启沅先生引进西方技术,革新传统产业,这份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魄力,正是‘西樵精神’的璀璨内核。”指导老师现场讲解道。青砖镬耳屋间,仿佛仍回响着近代工业起步的铿锵之声,启迪着青年学子创新报国的思考。▲图为队员参观陈启沅纪念馆 红筑湾区青年队 供图

用信仰之光照亮征程青石板路延伸至松塘村,区梦觉生平事迹展览馆静穆庄严。作为广东妇女运动的先驱和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区梦觉同志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生涯,通过展览馆内详实丰富的史料,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到访的青年队员的心灵。在展厅内,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份份珍贵的书信,无声诉说着她自1926年入党以来,历经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始终坚守理想、矢志不渝的传奇人生。特别是在“革命女性区梦觉”专题展区,她领导妇女解放运动、为新中国建设呕心沥血的感人事迹,令队员们肃然起敬。“‘命在,革命事业就在!’这种对信仰的绝对忠诚,是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展馆内简朴的陈设与详实的史料,让队员们深刻体悟到革命者坚定的意志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图为队员参观区梦觉生平事迹展览馆 红筑湾区青年队 供图

“从实业兴邦的开拓,到革命到底的赤诚,西樵这片热土孕育的精神一脉相承。” 在实践总结分享会上,队员曾楠动情地说:“陈启沅先生‘铁杵磨成针’的执着探索,区梦觉前辈‘永不褪色的信仰’,共同熔铸成‘敢为人先、务实奋进、爱国奉献’的西樵精神。它并非尘封的历史,而是照亮我们湾区青年前行之路的明灯。追寻双杰足迹,我们更感重任在肩——要将这份精神融入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让青春在创新与担当中绽放光芒!”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寻访,更是一堂鲜活的思想淬炼课。佛山大学学子在“双杰”的精神坐标中,感悟初心,汲取力量,立志将“西樵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勇担时代赋予湾区青年的历史使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让西樵精神的火炬在新征程上代代相传,愈燃愈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雅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3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