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线,守护青春成长

发布时间:2025-08-24 13: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向海鑫   阅读 7.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4日电(通讯员 向海鑫)夏季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溺水已成为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曲阜师范大学永钚言弃实践成员深刻认识到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提高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切实保障学生安全,曲阜师范大学“永钚言弃”实践团于2025年7月7日开展了以“防溺水,护生命”为主题的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知识讲座、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们展现了一场生动且深刻的防溺水宣传讲座。

▲图为实践队员向学生们宣讲溺水自救知识

活动筹备期间,实践队员们明确活动目标受众,收集整理防溺水安全教育资料,围绕着“如何开展别开生面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进行激烈讨论。队员们总结讨论内容并制作活动PPT。活动当天上午,实践队怀揣着对知识的热情,前往耕天下服务社区进行授课。他们凭借收集准备的丰富知识和经验,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知识宣讲。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以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引入,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溺水的严重性——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夏季更是溺水事故的危险期、易发期和高发期。这一开篇,瞬间让现场的气氛凝重起来,同学们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深刻体会到“防溺水,一刻也不能放松”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队员和学生们进行互动问答

随后,在“了解易发生溺水地方”的讲解环节,实践团成员通过真实案例和细致分析,让同学们了解到危险不仅存在于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还潜藏在许多看似安全的地方。在“防溺水安全攻略”环节,实践团成员向同学们明确了“六不准”,这些准则如同一条条红线,提醒同学们时刻绷紧安全之弦。同时,还介绍了救生衣、救生圈、救生浮板等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让同学们了解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借助工具保护自己。

此外,实践团成员详细讲解了实用的自救方法。不慎落入水中要保持冷静,屏住呼吸,尽量仰面展平身体,让口鼻露出水面呼吸,同时扔掉身上沉重的物品。要寻找救生圈、木板等能增加浮力的物品,也可以用自身衣物制作浮具等待救援。对于不会游泳且找不到浮具的同学,可采用水母漂的方式节省体力,等待救援。这些方法简单易学,关键时刻却能挽救生命。

▲图为实践队员引导学生们进行主题绘画

“溺水如何施救”部分,实践团成员重点纠正了常见的错误急救方式。“倒挂控水法”及 “手拉手救人”都是不可取的,这些救援方法看似正确,却暗藏危险。实践团成员还特别强调未成年人禁止下水救人,发现有人溺水应第一时间呼救、报警、找大人帮忙,不能因为自己会游泳就盲目下水,许多溺水事故中的遇难者都是会游泳的人。随后,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正确的施救方法,如抛掷救生圈、浮木等物品,用绳子、皮带等进行救援,以及大声呼救、拨打120等。

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还与学生们进行了互动问答。学生们积极提问,针对自己在防溺水方面的疑惑向成员们请教,成员们都一一耐心解答。同时,学生们还积极回答了实践团成员们提出的问题,不仅巩固了在此次宣传活动中所学习的知识,而且更加深刻增强了“远离危险水域,保护自身安全”的防护意识。

 

▲图为实践队员和学生们进行情景模拟游戏

活动接近尾声,实践团成员们组织学生们进行了一系列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小游戏,在安全警示牌DIY环节,实践团成员们指导学生将救生圈、警示标语等元素融入绘画中,绘制一副属于自己的警示牌。在溺水救援模拟器游戏中,成员们通过大富翁的游戏方式,模拟多种情景下的溺水救援情景,辅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溺水救援知识。通过一系列小游戏,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对此次讲座所学习的救援知识得到了深刻的理解。

此次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丰富的内容、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对溺水危险有了全面认识,掌握了实用的防溺水知识和技能。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将这些知识牢记于心,时刻注意安全,远离危险水域,让青春在安全的守护下绽放光彩。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对活动进行了总结,他们表示,将把此次活动的经验进行整理,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参考,继续致力于中学生的安全健康教育,为保障中学生的生命安全贡献力量。防溺水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持续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通讯员:向海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向海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