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绿野逐光实践队”,秉持“科技驱动农业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理念,聚焦昌黎县新集镇小营村旱黄瓜产业痛点,深入田间地头与生产一线,以技术创新与全链探索为抓手,为小营村黄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实践小队在实践地合照
小营黄瓜产业行:解码绿色丰产密码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特色农业产业是乡村经济增长引擎。小营村作为“一村一品”旱黄瓜种植示范村,坐拥北纬39°黄金种植带优势,2300亩种植规模、脆嫩清甜的产品已打开京津冀市场。但种植技术创新不足、产业链条短小、品牌辐射力有限等问题,制约产业进阶。实践队以此为靶,开启产业调研与赋能之旅。
小营村黄瓜大棚
踏入小营村黄瓜大棚,翠绿藤蔓间,手推车满载鲜瓜,彰显产业潜力;但部分叶片发黄、植株长势不均等问题,也暴露种植技术短板。实践队兵分多路:调研小组走访农户、交易市场,记录种植规模、成本与销售渠道;技术小组钻研温控、施肥技术瓶颈;商务小组对接加工企业;宣传小组构思品牌推广。从晨光到暮色,用脚步丈量产业痛点,为实践筑基。
多维实践扎实行:种植与产业升级并行
旱黄瓜生长全周期
实践队从播种起步,细致记录旱黄瓜生长全周期。一颗颗种子,经精心照料,破土成苗、抽枝展叶,直至结出幼瓜。这不仅是植物生长观察,更是对农业规律的深度解码,为优化种植周期、精准把握生长节点,积累一手数据与经验。
实践调研新农具应用场景
从手动榨汁器到自动化削皮设备,从传统斗笠到现代化移栽器、种植工具,实践队调研新农具应用场景。手动工具适配小批量加工,自动化设备提效深加工,传统与现代农具互补,为黄瓜产业“种 - 产 - 销”各环节,提供机械化、智能化升级思路。
实践深耕:成效与未来展望
队员们从“理论学习者”蜕变“实践实干者”,在与农户交流中懂民生,在产业调研中知痛点,专业知识与乡土实践深度融合,厚植“爱农兴农”情怀,成长为乡村振兴后备力量。
未来,实践队将持续深耕:推动智能化温控、精准施肥技术落地,提升种植效率与品质;探索黄瓜深加工路径,开发脆片、饮料等产品,延伸产业链;强化品牌推广,让小营旱黄瓜“种得好、卖得俏、附加值高”,以青春续笔乡村振兴,让科技与汗水浇灌的希望,在小营村持续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佳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