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星火燎原"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六名成员,带着自主设计的实践方案,开启了跨越上海、江苏盐城、湖北恩施、贵州遵义、毕节和云南五地的红色旅程。这支完全由学生自主运作的团队,以遵义会议90周年为背景,尝试用青年视角连接历史记忆与现实发展。
实践的第一步,是沉下心来,走进历史深处。队员们自主联系场馆、规划路线,开启了一场场深度参观学习。
踏入湖北恩施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狭小的囚室、简陋的陈设瞬间将队员们拉回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他们仔细阅读展板上的文字,凝视着将军使用过的物品,感受着“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铮铮铁骨所蕴含的信仰伟力。
团队成员正在参观革命纪念馆
在云南云县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队员自发组织了简短的缅怀仪式,肃立默哀,将手中的鲜花轻轻敬献在碑前,逐一瞻仰镌刻着英烈姓名的碑文。高耸的纪念碑无声诉说着牺牲与奉献,让年轻的心灵深受洗礼。小队成员肃立于云南云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献鲜花,表达缅怀之情。
团队成员和纪念碑合照
在贵阳市中心的贵州省工委旧址,队员穿梭于复原的历史场景中。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和历史文物,自主梳理着中国共产党在贵州早期活动的脉络,特别是那些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为遵义会议召开奠定重要基础的艰辛历程。触摸着斑驳的墙壁,想象着革命先辈在此运筹帷幄的场景,队员们对“转折”二字的分量有了更切身的理解。
团队成员正在参观革命纪念馆
对于“星火燎原”小分队的每一位成员而言,这场依靠自主探索的暑期实践,是一次难得的成长历练。
从行程规划、场馆联络、资料搜集、活动组织到安全管理和成果传播,全部由队员分工协作完成,极大地锻炼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亲临历史现场,触摸真实文物,让书本上的历史变得立体而鲜活,对红色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和感性。在实践过程中,从最初的构思到大胆尝试各种“宣讲+”形式,队员们克服了羞涩和困难,将想法付诸行动,提升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恩施助农、毕节社区宣讲等过程中,队员们切身感受到将所学所知服务于社会的价值,增强了作为青年学子的责任感。这次实践让队员们明白,传承红色基因不只是记住过去,更要用自己的方式让它活在当下,连接未来。
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星火燎原”社会实践小分队的五城之行,是一次自主策划、自主执行的红色寻访与实践探索。他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青春触摸信仰,用创新的“宣讲+”模式尝试点燃红色资源的新活力,在服务社会的初体验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暑期实践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欣雨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