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逐梦新程”实践团走进红岩革命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5-08-22 20: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宗霖   阅读 3.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7月3日至4日,重庆大学“逐梦新程”实践团来到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开展以“解码红岩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交流访谈和宣讲分享,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红岩精神,强化责任担当。

活动伊始,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走进展馆,认真聆听红岩历史。泛黄的革命文献、锈迹斑斑的斗争工具、复原的地下工作场景,还有烈士们的家书手稿,一件件实物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和先辈们的坚定信仰。

活动伊始,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走进展馆,认真聆听红岩历史。泛黄的革命文献、锈迹斑斑的斗争工具、复原的地下工作场景,还有烈士们的家书手稿,一件件实物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和先辈们的坚定信仰。

参观结束后,调研组的同学在展柜前仔细查看展品,不时交流讨论。在一封烈士狱中绝笔信前,他们驻足良久,琢磨着红岩精神的根源。“他们在极端环境下仍坚守信仰,这种精神的根源是什么?”这样的疑问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仿佛在和先烈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与此同时,采访组的成员也正向游客进行采访。面对镜头,一位带女儿来的女士说:“要让孩子知道今天的日子来之不易,这就是红岩精神对年轻人的意义。” 他们还和几位大学生游客进行讨论,有位大学生说平时通过短视频了解过红岩故事,但“现场看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这些对话,慢慢拼出红岩精神在当下的影响。

次日,实践团再次来到红岩革命纪念馆,这次他们将化身红岩故事的“传声者”。宣讲组的同学站在展厅前,对着镜头讲述南方局十三位领导成员的事迹。有游客问“为什么称他们为‘隐蔽的战士’”,同学们耐心解答:“就像周恩来同志要求的那样,他们要做‘隐蔽的、坚强的干部’,在复杂环境中守住团结抗战的大局。”

另一位同学站在“为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效力”的红色标语前录制视频,她说:“红岩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老物件,是‘为真理献身’的勇气,是‘团结抗战’的担当。现在不用面对刀光剑影,但这份坚守要代代传下去。”

正如实践团队长杨宗霖所说:“我们想用同龄人能听懂的语言,让红岩故事走出纪念馆,走到更多青年身边。”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文化的寻根之旅,更是一次生动的“大思政课”。实践团在学习中汲取信仰力量,在交流中加深历史理解,在传播中抗起青年责任,真正把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行动中体会到“知行合一”的价值。(通讯员 杨宗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宗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2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