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张艺露)为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青少年辨别风险的能力,7月21日,西华师范大学“云虹乐途”志愿服务队在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白土坝社区开展“闪闪发光的我”、“我的祖国我奉献”三下乡实践活动。组织30余名小学生通过“听歌曲,写感悟,识自我”系列活动,在歌曲中萌芽助人为乐的意识,在游戏互动中厚植奉献精神。
聆听歌曲,浸润心灵
课程伊始,志愿者以“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热心帮助别人的志愿者?”这一问题为导入,问题一抛出,一双双小手迫不及待举起,志愿者耐心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向同学们解释“什么是志愿者”。课程导入后,志愿者为同学们播放《每一个你》和《青春的执着》两首歌的MV,让他们在歌曲中感悟志愿精神。
歌曲结束后,志愿者引导同学们通过MV中的画面或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回答出“什么是志愿精神”。“无私奉献,像你们一样。”9岁的小丫积极回答道,其他同学纷纷附和表示赞同。志愿者总结道:志愿精神是一种以自愿、无偿、利他为核心的社会服务理念,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与中华民族美德的集中体现。志愿精神可以总结为四个词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广大志愿者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播撒爱心、善意,体现责任担当。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志愿服务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书写感悟,沉淀思想
志愿者讲解后,同学们心里已经悄悄埋下了一颗志愿精神的种子。同学们一一分享了认为自己能做的志愿服务。纸页上,稚嫩的笔迹渐渐勾勒出心中的模样,有的同学在“奉献”二字旁画了颗红心,有的同学写下“要像歌里唱的那样,做个温暖的人”“我想给家楼下的流浪猫狗喂食物”“我要帮老师整理图书角”“在下雨天把自己的伞分一半给同学”……志愿者说道:你们心里的志愿精神的种子,它们的名字可能叫做“奉献”,也可能叫做“友爱”“互助”或者“进步”,这些都是珍贵的种子,希望能让志愿精神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
认识自我,明晰认知
志愿者通过开展“大风吹”、“星星九宫格”等游戏,让同学们从外到内充分认识自己,“大风吹”即志愿者说出外表特征,与之相符的同学们就要站起来。“星星九宫格”需要同学们在志愿者提前准备好的九宫格纸上写自己的优点、缺点,并涂上不同的颜色。游戏结束后,许多同学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星星九宫格”,并说出自己将来会怎样面对。游戏的欢声笑语后,志愿者总结道:同学们充分认识自己之后,要积极发扬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同时要面对不足,积极改正,但要保持乐观,接纳自己无法改变的部分,将来尽自己所能去奉献社会。
课程的最后,志愿者指导同学们在纸上写下想对志愿者们说的话或者自己的梦想,折成纸飞机一起放飞。
据悉,“云虹乐途”志愿服务队十分重视青少年志愿奉献精神的培养,通过歌曲欣赏、游戏互动、实践体验等形式,引导同学们理解奉献意义,发现自身价值,鼓励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行动践行责任,让奉献精神在实践中扎根,助力青少年成长为有担当的小公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艺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