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1日讯(通讯员 薛琪博)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乡村人地系统韧性建设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焦点之一。为探究黄河流域山东段乡村人地系统韧性的影响机制,寻找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和合共生”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赴黄河流域山东段沿线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研究当地乡村人地系统韧性建设的实际情况。
黄乡规划,计划开篇
为深入了解黄河流域山东段乡村人地系统韧性影响机制及提升策略,团队从多方面细致筹备:先以人地系统韧性核心,阅读近年来相关文献,拆解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维度,对实践主题与目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随后结合山东黄河流经城市的乡村特点,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问卷以黄河流域乡村自然环境现状、经济与社会系统现状与满意度、农户对乡村人地系统韧性认知等方面为主要调查方向,避开专业术语,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生活化问题;最后筛选代表性调研点,明确每日走访、座谈、数据整理的流程并准备好所需物资。同时,团队提前联系当地了解情况并与村委会对接,得到当地村委会与村民的支持与帮助。
图为实践队成员进行实地考察活动
黄乡踏查,实证启行
团队成员穿梭在乡野之间,仔细观察村子中的作物、房屋以及农户。队员们先来到农田里,和一位正在田边劳作的大爷聊了起来“你们看这地里,主要就是小麦和玉米轮着种,小麦秋天种夏天收,玉米夏天种秋天收,田埂边边角角种点花生,也算粮食和经济作物搭个伴。”大爷指着田地对团队成员说,“就是村子搬了新址,耕地离住处远了,有些地块没人管,都长杂草了。”
团队成员走到村落里,一位大婶热情地介绍起来:“咱这房子大多是平房,屋顶铺的棕红色瓦片,下雨一点不渗,看着还古色古香的。墙底下是灰色砖块,结实得很,上面刷了白墙,外头还有道白围墙,不高不矮,家里的事外人瞅不见,墙顶上那棕红色花纹,看着也好看。”她指着自家的门继续说,“这红棕色铁门,上面有镂空花样,又能挡人,又不耽误看个动静,实用还好看。”
聊起出行,正在门口收拾三轮车的大叔听见了主动过来说:“现在村里路修得好,出行方便多啦。骑电动车去镇上,比开车利索;三轮车去地里拉庄稼,省老鼻子力气了。”
队员们注意到了村里的厕所大都整洁统一,便去采访了路边闲聊的农户们,提到厕所改造,一位大嫂笑着说:“大多都改成水冲式了,墙上还有标识,干净又方便。就是村里几个老人,还习惯用老旱厕,总说改不过来。”走在硬化的村路上,团队成员还碰到一位散步的大娘,她感慨道:“你看这路,主路是宽宽的水泥路,小路也平平整整,下雨天再也不用踩着泥出门咯!”.近些年来农村的大改造让农户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农户们对现在的生活更是赞不绝口。
图为实践队成员进行实地考察活动
乡域问卷,信息收集
在对黄河流域山东段乡村开展实地考察之后,团队进入到问卷调查阶段。此次问卷调查旨在为剖析乡村人地系统韧性影响机制及提出提升策略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起初队员们还有些拘谨,但农户们的亲切友善很快消融了这份紧张。顺利向大家说明问卷的目的后得到了热情回应。不少农户欣然接过问卷,主动表示:“黄河的事就是咱的大事,我们肯定愿意提供帮助,能为黄河发展出份力也好。”最终我们的有效问卷回收率90%结合问卷调查最终结果,在自然环境现状方面,大多数农户认为近五年内黄河水质略有改善,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推行的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然而,仍有一部分农户反馈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集中在黄河滩区和部分丘陵地带,这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此外,外出务工成为农户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反映出乡村本地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不足。有部分农户表明在遇到自然灾害后,本村土地受到的损害较大且恢复速度较慢,表明乡村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韧性还有待提升。此次问卷调查阶段的工作,让我们对黄河流域山东段乡村人地系统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图为实践队成员进行问卷发放活动
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研究团队深入掌握了黄河流域山东段乡村人地系统的实际状况。乡村人地系统韧性是一个涉及自然生态、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其影响机制具有显著的关联性与整体性,需考量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多重因素,才能切实增强乡村应对内外风险的能力,实现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团队结合调研结果提出针对性提升策略:乡村人地系统韧性的提升需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政府应强化政策支持,同时提高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加强农户对其的了解与支持;企业需主动融入乡村绿色发展链条;农户则应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提高对产业升级的主动性,通过各方联动形成韧性提升的合力。
综上,坚持人地协调与系统治理,是推动黄河流域山东段乡村人地系统韧性提升的核心路径。以此为导向,既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与生态保护格局,又能夯实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为实践队成员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夏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