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至13日,“寰宇问心,澄怀致远”实践团在淄博临淄开展以“探寻齐风古韵,传承华夏文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挖掘齐文化底蕴,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通过多种形式挖掘其精神内核与当代价值,赋能文化传播。
追溯齐风古韵,解码历史基因
博物馆风采
12日上午9时30分,实践团成员齐聚齐文化博物馆。一踏入馆内,千年齐风古韵便扑面而来。在1.2万平方米的展陈空间里,战国金柄铜剑的寒光映照着“尊贤尚功”的治国智慧,错金银镶绿松石铜敦的纹饰诉说着“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开放胸襟。
队员参观齐国古兵器
“齐文化绝非固化的文物陈列,而是流动的思想体系。”从姜太公“因其俗,简其礼”的因势利导,到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民本思想,再到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包容气度,齐文化中“变革图强”的精神内核至今仍为治国理政提供着历史镜鉴。
蹴鞠古今对话,激活体育传承
临淄足球博物馆前,实践队开启“蹴鞠寻根”之旅。从古代蹴鞠的形制演变,到现代足球的全球脉络,场馆以文物、多媒体互动等形式,串联起体育文化的传承纽带。望着宋代《蹴鞠图谱》绢本勾勒出“六人场”攻防的战术智慧,实践队成员们不禁感慨道:“蹴鞠不仅是体育竞技,更是齐人‘不战而屈人之兵’谋略思想的实践载体。”
泥塑蹴鞠图
探古车智慧,悟太公精神
13日上午,中国古车博物馆的春秋车马坑遗址静默矗立。19辆战车与38匹殉马组成的“车阵”(按《周礼考工记》“车轸四尺”规制排列),构造精巧,气势宏伟,令成员们惊叹不已。从战车的军用智慧,到民用车辆的工艺演进,大家在文物间读懂古人“造物致用”的匠心。
古代车马模型
午后,在姜太公祠的庄重氛围中,成员们了解姜太公“明德修政”的治世理念。祠内碑文、祭祀传统,传递着千年未绝的人文精神。实践队结合两日见闻,围绕“齐文化现代传播”梳理素材,规划视频拍摄方向——让齐文化从博物馆“走”到屏幕前,成为年轻人愿意聆听的文化故事。
青春接力,让齐文化“活”在当下
为期两天的实践里,成员们穿梭在场馆内,解码历史,挖掘智慧,从齐文化博物馆的历史叙事,到足球博物馆的体育传承,再到古车智慧、太公精神的挖掘,实践队用脚步丈量文化厚度,以创意连接古今对话。
团队成员合照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吕昌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