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广场亮起青春市集!湘大学子跨媒介“带货”文家市红色文化

发布时间:2025-08-19 20: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江晓晗、张思睿、朱熙元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张思睿、朱熙元) 近期,一场由湘潭大学浏阳文家市镇暑期社会实践团——红韵青风实践团策划的“青春市集”在浏阳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广场火热开张。成员们用镜头语言搭建红色记忆长廊,以直播镜头聚焦非遗油饼香气,更以一封封手写致敬信串联古今。这场持续两小时、吸引百余群众参与的活动,成为红色基因与青春创意碰撞的生动现场。

傍晚六点,夕阳为秋收起义会师旧址镀上金边。广场一侧,由红韵青风实践团成员们支起的“青春市集”展位前逐渐聚拢人潮。印着“青春公益市集”字样的主题KT板成为首个打卡点,村民们抱着孩子在此合影,背景正是广场中央的巨型火炬雕塑。

图为文家市镇居民参与青春市集打卡

“叔叔阿姨,这是我们拍的文家市新貌!”成员们指着照片展介绍。展上50余幅摄影作品分为三个篇章:

“红土地新颜”——呈现村民在热烈交谈、辛勤工作的生活场景;“青春遇见历史”——记录团队在纪念馆、里仁学校旧址等地考察调研的特写;“山水文家市”——展示了文家市镇的田间美景。

图为青春市集展览照片

“这张照片拍的人我认识!”五十多岁的张大叔惊喜驻足,“你们拍得和市里宣传片一样专业!”

图为当地居民观看照片展览

“文家市油饼有三百年历史,它酥脆的秘密在于制胚、烤制、茶油复炸等多个工序…欢迎大家前来品尝!”在视频号直播间,成员朱杏芬、李安璐在青春集市的直播小摊处手持油饼进行讲解。

图为实践团成员直播介绍的当地特产——油饼

最触动人心的,是贴满了便签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互动墙:小学生歪斜的字迹写着“革命的道路如此艰苦卓绝,如今我们小孩子已经可以吃到糖果了,感谢你们的付出。”大学生留言“你们点燃星火,我们接力传承。”

银发老人则用方言口述,成员代为誊写:“当年送粮的小路,如今通旅游大巴了。”留言墙化身时空邮局,不同代际的笔迹在此交汇。

图为当地居民积极参与青春市集留言活动

从蹦跳的孩童到摇扇纳凉的长者,此次公益市集辐射超百人。当晚八点半,市集在合照留影的“茄子”声中落幕。闪烁的手机屏与广场火炬交相辉映——那是数字时代对1927年星火的回应。正如留言墙上某位匿名者的寄语:“你们守护历史,我们创造未来。”这场青春与红色的双向奔赴,已在夏夜文家市写下了生动注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江晓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1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