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绿禾志愿队开展“星火筑梦,绿禾向阳”暑期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7 15:5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涵淇   阅读 3.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日讯(胡涵淇)为赋能乡村教育,2025年7月,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绿禾志愿队的15名大学生走进南京市高淳区东坝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11天的“星火筑梦,绿禾向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红色童谣传唱时的清脆童声、环保手工课上的奇思妙想、心理游戏中的欢声笑语,成了这个夏天乡村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

红色课堂:在童声中听见信仰的回响

二年级教室定格了王二小引敌入埋伏圈的瞬间,一位同学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王二小哥哥像超人一样勇敢!”话音刚落,原本小声议论的孩子们突然安静,这是绿禾志愿队红色思政课的日常场景。“我们试了好几种方式,发现动画是打开孩子认知的钥匙。”负责课程设计的志愿者说。最初志愿者们准备了文字故事和历史图片,但孩子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直到改用动画+角色扮演的形式,课堂才活了起来。

志愿者们将王二小的故事拆解成“放羊”“遇敌”“引路”三个片段,让孩子们分组扮演。“有个男生主动扮演王二小,当敌人用玩具枪指着她时,他虽攥着衣角却大声说‘我才不告诉你们八路军在哪’,声音都在抖但没退缩。”志愿者回忆,那天课后,下男孩拉着她的手问:“姐姐,现在的坏人是不是也怕勇敢的小孩?”

图为志愿者教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绿色行动:当塑料瓶变身“彩虹大象”

“老师你看,我的大象会流汗!”一个小男孩举着手工作品冲进教室,他用矿泉水瓶做的“大象”身上,蓝色碎纸拼贴的水滴顺着象鼻往下 “流”。“因为地球太热了,大象就流汗啦。”这个即兴的创意,让环保课程彻底改了方向。

“那瞬间大家突然觉得,光说不要乱扔垃圾太苍白了。”环保课程负责人说。当天晚上,志愿队临时开会改方案:把“禁止清单”换成“创造清单”。他们收集了学校食堂的废纸箱、学生们喝完的矿泉水瓶,让孩子们用废品做“环保小发明”。

图为志愿者讲解水下生物

图为变废为宝手工大象

心灵驿站:从6秒的信任到“画中的家

“往左一点… 对!再往前一点点!”在“你是我的眼”信任游戏里,一位五年级的男生正蒙着眼睛,听同伴的指令穿越由桌椅组成的“障碍阵”。“第一次尝试时,他急着往前走,不听指挥,碰倒了两把椅子;第二次,他放慢脚步,每一步都等同伴说完再动,最终用 6 秒走完了全程,摘下眼罩时,他自己都愣住了,然后突然跳起来和同伴击掌。”心理课程志愿者说。这个游戏的设计初衷是想让孩子们学会沟通,却意外成了观察孩子性格的窗口。有的孩子特别谨慎,会反复确认“真的可以走吗?”有的则很信任同伴。

绘画课上,孩子们画“我心中的家”时,一位男生的作品引起了注意:画面中央的餐桌旁摆着五把椅子,只有最矮的那把上画了个小人。“这是我。”他指着小人说,“爸爸说今年中秋会坐这把椅子回家。”志愿者们后来才知道,小宇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平时和奶奶住在一起。

图为孩子们绘制“我心中的家”

双向奔赴:从短期实践到长期约定

“他们眼里的光,就是我们的答案。”志愿队队长表示。据悉,绿禾志愿队已和东坝中心小学约定,继续推进“大手牵小手”,红色童谣和环保手工的课程包也在整理中,要让这个夏天的故事继续下去。

汽车驶离学校时,车窗上贴满了孩子们画的笑脸。那些在课堂上、游戏里、手工课上绽放的童真,成了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礼物。而对于绿禾志愿队的大学生们来说,这场乡村实践教会他们: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

(通讯员 胡涵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涵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