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3月32日讯(通讯员 葛金翠、成端祥、陈艺丹、黄杨、陈思露)为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推广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7月10日至16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筑梦北更”社会实践队13名师生深入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新安村,开展了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语言培训、文化传承、急救科普、产业调研四大行动,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注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促进民族团结,同时为当地留守儿童和村民带去知识与温暖。
图为志愿者们举行三下乡出征仪式
让推普活动“活起来”
在新安村,实践队针对苗族留守儿童和村民普通话基础薄弱的特点,设计“趣味推普课堂”,通过绕口令挑战、红歌教学、诗词朗诵等形式,激发学习热情。
“以前觉得普通话难学,但哥哥姐姐们教的绕口令和歌曲很有趣,我现在敢用普通话讲故事了!”参与活动的留守儿童小杨兴奋地说。
针对当地语言障碍衍生的就医、务工难题,实践队还开展“普通话+急救知识”培训,模拟就医场景教学常用词汇,帮助村民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图为心肺复苏现场教学
让民族文化“亮起来”
实践队结合苗族特色,创新“推普+非遗”模式,将剪纸与普通话教学融合,并引入3D打印技术展示新兴科技,吸引众多儿童参与。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用普通话描述民族文化,让孩子们在非遗技艺体验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图为志愿者们与孩子们的剪纸合影 让语言学习“潮起来”
实践队创新推出“破冰+”推普模式,在首日活动精心设计了“童心绘梦”破冰游戏。通过“纸塔工程师”“方言翻译官”等趣味互动,快速拉近与留守儿童的距离。
“大哥哥大姐姐教我们用普通话介绍自己,还一起玩了快乐保龄球!”10岁的苗族女孩小芳兴奋地说。活动现场,孩子们用稚嫩的普通话介绍自己的梦想,欢声笑语不断。 图为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做纸塔游戏素质拓展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上普通话课
实践队深入新安村茶园开展实地调研,与当地茶农共同劳作,亲身体验茶叶采摘、杀青、揉捻、烘干等传统制茶工艺。队员们用镜头记录下茶叶从田间到成品的全过程,为当地茶产业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宣传素材。 图为志愿者们与当地村民采茶后合照留念 图为志愿者在做用电安全调研 图为团队成员与新安村村民合照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艺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