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部署,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艺新突击队与城南社区、莲新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在英语教育、法律科普、视觉设计等专业所长,以龙元素为核心,构建“非遗+”融合服务新模式,创新服务模式,推动青年大学生深度参与基层治理,为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专业力量。
非遗彩扎:指尖匠心,青春传承
非遗彩扎的传承,是青年学子与传统技艺的深度对话。2024年11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艺新突击队采访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彩扎(中山起湾金龙)第五代传承人杨达华老师,并参观了大型金龙展示和了解了历史渊源。随后,杨老师示范了起篾骨扎形、裱糊、设色等关键工序,并指导队员们完成彩扎鱼作品。在传承与创新中,青年学子们为非遗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春赋能:调研绘就民生新画卷
7月7日,艺新突击队深入城南社区和莲新社区,通过“线上问卷 + 线下走访”开展调研。他们走访社区工作人员、银龄长者、青少年及家长等群体,共发放250余份问卷。结果显示:75%的儿童期待“英语 + 手工”融合课程;71%的居民希望社区微更新,83%建议井盖彩绘;67%居民希望普法互动化等。
校地双方据此聚焦“青少年成长、环境美化、法治教育”,策划“非遗传承 + 环保彩绘 + 趣味普法”项目,为社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专业赋能:非遗活化与社区治理实践
活动一:非遗双语夏令营
7月7日,艺新突击队结合前期调研结果(75%的儿童期待“英语 + 手工”融合课程),联合非遗传承人杨达华老师和felt团队(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绘本教学团队),在莲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非遗双语亲子夏令营,30余名儿童参与。
活动二:双语环保彩扎龙手工课
7月11日,艺新突击队结合前期调研结果(超70%的居民期待“亲子手工+环保教育”活动),由团队英语专业的队员担任主讲人,在祈安苑邻里文化家·香山书房举办“变废为宝”双语彩龙课堂,约40名社区儿童及家长参与。
活动三:非遗创意普法
7月12日,团队结合前期调研(67%居民盼互动式普法),在祈安苑社区广场设“彩扎普法小站”,聚焦社区法律热点,由团队法学专业的同学提供“一对一”咨询,发放70余彩扎普法手册,制作龙元素KT展板,用粤语讲解,增强亲和力。
活动四:非遗彩绘井盖
7月13日上午,艺新突击队结合前期调研(83%居民盼美化井盖,74%家长期望儿童参与社区微更新),在城南社区祈安苑完成4处井盖更新。团队视传专业同学设计金龙主题图案,吸引众多儿童参与创作,路过居民纷纷点赞。
成果丰硕:非遗活化实践,成功“破圈”
在17天内,艺新突击队深入城南社区与莲新社区,累计回收问卷300余份,服务居民400余人次。围绕文化、环保、法治、美育四大场景,团队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成功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收获广泛好评。
基于调研和实践,团队取得以下成果:一是形成《社区调研与实践报告》,为后续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制作并留存普法手册与KT展板于社区,持续发挥宣传作用;三是反馈数据显示,双语环保彩扎龙手工课“5分非常满意”达92.7%,非遗创意普法达81.2%,非遗彩绘井盖达87.2%。
此次实践通过非遗活化与多元场景融合,成功“破圈”,展现团队专业亮色与青春活力。环保活动受莲新社区欢迎,已预定8月续办;井盖美化契合城南社区需求,后续批次已排入日程。团队获社区干部高度认可,城南社区党委委员刘炳强评价:“活动接地气、办得好,盼你们再来!”并为团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未来,艺新突击队将继续深耕专业知识,汇聚青春力量,持续为社区治理现代化注入智慧与活力,助力社区发展迈向新台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晓君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