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荔枝医疗手牵手,红色文化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队:医路荔乡情,红脉润古镇

发布时间:2025-07-18 22: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杰   阅读 3.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麦超凡 赵军祥)7月8日至12日,西南医科大学"荔枝医疗手牵手,红色文化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泸州市合江县石堰村和尧坝古镇,开展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聚焦"医疗+产业+红色文化+非遗传承"四位一体模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

一、荔枝产业调研:健康护航乡村振兴​

在石堰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队深入调研当地荔枝产业发展现状。

图为村支书介绍石堰村基本情况

队员们走进荔枝种植园,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向果农普及荔枝的健康保健价值。

图为荔枝生长情况1

 图为荔枝生长情况2

调研显示,泸州合江石堰村荔枝产业虽产量较高,种植年限较长,但面临农户老龄化、农户患慢性病致劳动能力减弱、种植技术传统、销售渠道和种植品种单一等困境。调研结果表明,解决当地荔枝产业面临的问题,需要扩充荔枝品种,改良种植技术,打通销售渠道,做好农户健康保障工作。

二、红色文化研学:赓续革命精神血脉​

离开石堰村,实践队奔赴尧坝古镇,开启“红色+非遗”探索之旅。

  图为尧坝古镇石碑

在古镇红色地标,队员们瞻仰革命遗迹,聆听当地红色故事,沿先辈足迹感悟“四渡赤水”等革命精神传承,通过红色故事分享会、主题研讨,让红色基因浸润青春心田。

  图为中共赤合特支旧址

图为队长讲述红色故事

图为团队观看红色文化展览

三、非遗文化传承:守护舌尖上的匠心

非遗探索环节,团队聚焦古镇特色:走访曾登上CCTV - 1的羊肉美食传承店、传统手工黄粑与凉糕作坊.

 图为央视报道的尧坝羊肉

  图为黄粑

 图为凉糕

记录老手艺人技艺,挖掘“舌尖非遗”背后的文化价值与经济潜力。结合国家“非遗保护助力乡村振兴”政策,我们体验了非遗技艺活动,协助拍摄推广视频并进行线上传播,让这些老手艺从“文化遗产”变成能帮乡亲们增收的产业,为古镇文旅融合出份力。

图为团队与黄粑兼凉糕制作老艺人合影

五天行程里,团队以“医疗+产业+红色+非遗”为脉络,在石堰村开展荔枝产业调研、医疗知识科普,在尧坝古镇探索文化传承创新。累计形成《荔枝产业调研》《尧坝古镇红色非遗传承报告》等成果,用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让青春实践持续赋能乡村发展,让荔香、红韵、非遗之美,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熠熠生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杰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0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