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纪实青春聚力基层 童心筑梦未来

发布时间:2025-07-18 14: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柏景楠   阅读 94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2025年7月17日,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暖栖行动”社会实践团继续扎根22-1社区,以“文化传承与社区共建”为主线,开展了一整天的志愿服务。从晨光中的童声朗朗到夕阳下的忙碌身影,团队成员用专业与热情为社区生活注入活力,开展了几场别开生面的趣味活动。

红色诗词润童心

上午10:30,团队组织了一场暑期儿童沉浸式文化课堂。活动以“红色诗词”为主题,成员们深情朗诵了《彩色的中国》《月光下的中国》《黄河颂》等经典作品。《彩色的中国》以绚丽的色彩描绘祖国的壮美山河,激发了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月光下的中国》通过柔美的诗句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祖国的祥和;《黄河颂》则以磅礴的气势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朗诵过程中,孩子们全神贯注,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感动。当听到“黄河之水天上来”时,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轻轻拍手;当朗诵到“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时,许多孩子主动举手分享自己对祖国的理解与情感。红色文化的种子在这一刻悄然播撒,孩子们的家国情怀被深深触动。

  图为小组成员在进行红色诗朗诵活动

趣味语言启智慧

结合外语专业特色,团队精心设计了一场趣味语言课堂。在英语“水果辨别”环节中,孩子们通过卡片游戏学习单词,当“apple”“banana”等卡片亮出时,他们争先恐后地高举小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俄语教学中,成员们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和情景对话教授简单的问候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模仿“Привет”(你好)和“xopouo”(好)的发音,课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最后的“跨语言对话”实践环节,孩子们两两一组,尝试用刚学到的外语互相问候,虽然发音略显生涩,但他们的热情和勇气赢得了成员的连连称赞。下课时,孩子们围在成员身边,依依不舍地问道:“老师,明天还能来教我们吗?”这份纯真的期待让团队成员倍感温暖,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语言教学的魅力与意义。

 图为小组成员在进行外语教学,与学生互动

汗水浇筑 邻里情深

下午16:30,团队转战社区广场,为次日“邻里集市”全力筹备。烈日炎炎,成员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架设避雨棚,有的悬挂宣传横幅,有的划分摊位区域。每一顶棚子的搭建都需要多人配合,有的扶支架,有的拉篷布,汗水很快浸透了衣衫,但没有人抱怨或懈怠。社区主任见状,特意送来矿泉水和切好的西瓜,并亲切地说道:“大学生们辛苦了,休息一会儿吧!”这份关怀让成员们备受鼓舞,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补充体力,一边交流筹备心得。短暂的休息后,成员们又立刻投入工作,直到所有任务圆满完成。夕阳下,广场焕然一新,成员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就感。社区工作者竖起大拇指称赞道:“有你们在,活动一定会更精彩!”这份认可让团队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与社区日益深厚的情感联结。

 图为小组成员在参与大集的前期准备

“从课堂到广场,我们既是传授者,也是学习者。”团队成员感慨道。孩子们的纯粹笑容和社区工作者的认可,成为志愿服务最珍贵的回馈。今日活动以“教育+实践”双线并行,既用创意打破语言学习的边界,又以实干助力社区治理。未来,“暖栖行动”社会实践团将继续秉持“专业服务社会”的初心,在基层舞台上绽放青春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柏景楠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