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芒义行・赤心向国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青芒义行志愿队开展 “祖国旗帜在我心” 爱国主义教育课

发布时间:2025-07-17 21: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文杰   阅读 76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韩文德)7月8日上午,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青芒义行志愿服务队精心打造的“七彩假期”托管班意义非凡的一课——志愿者韩文德以一堂《祖国旗帜在我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为孩子们的心灵点亮了第一盏信仰的明灯。

图1为志愿者韩文德进行旗帜知识讲解

当投影仪亮起鲜艳的党旗图案,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写满了专注与好奇。“同学们,这面镰刀锤头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镰刀代表农民,锤头代表工人,紧紧相依,告诉我们工农联盟是革命的基础……”韩文德的声音清晰而富有感染力。他没有进行枯燥的灌输,而是化身“旗帜故事的讲述者”,借助精心准备的图片、生动的历史瞬间和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感人至深的设计背景以及庄重的使用规范,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图2为志愿者与小朋友进行互动

他讲述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的灵感来源,描绘开国大典上第一面国旗升起的激动人心;解读军旗上“八一”二字承载的南昌枪声与铁血军魂;阐释团旗上环绕黄星的青春朝气与使命担当;传递少先队队旗那星星火炬照亮成长之路的殷切期望。每一面旗帜,在他口中都不再只是布料与图案的拼合,而是一部浓缩的史诗、一种精神的图腾、一份沉甸甸的传承。孩子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发出恍然大悟的轻呼,小小的脑袋里正努力理解着这些旗帜所代表的宏大历史与无上荣光。

图3为小朋友正在认真听讲

“老师!我知道军旗上的‘八一’是什么意思!”、“团旗是共青团的标志,我哥哥就是共青团员!”……课堂绝非单向输出,韩文德巧妙设置了贯穿始终的互动问答环节。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孩子们踊跃参与的涟漪。他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用稚嫩却无比认真的声音分享着自己刚刚学到的知识,或是生活中对旗帜的观察。当被问到“我们小朋友应该如何爱护国旗”时,孩子们的回答更是真挚动人:“升国旗时要站好、不能讲话”、“看到国旗脏了要告诉大人”、“不能把国旗图案随便印在不合适的地方”……这些质朴的话语,正是爱国情怀最纯粹、最动人的萌芽。热烈的互动氛围,让抽象的爱国情感变得具体可感,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心田。

这堂旗帜课的精妙之处,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价值观的浸润与行为习惯的引导。韩文德特别强调了爱护和正确使用旗帜的规范行为。他通过具体的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对旗帜的尊重,就是对我们共同信仰和历史记忆的守护;遵守使用规范,是每一个公民,哪怕是小小公民,都应具备的责任意识与法治观念。他引导孩子们思考:当看到国旗在风雨中,我们能做什么?当参加少先队活动佩戴红领巾时,该保持怎样的仪态?这些细致入微的引导,如春风化雨,将“爱国”这个大主题,具象化为孩子们日常可感、可行的小小举动,强化了其作为国家未来小主人的身份认同感和使命感。课堂尾声,当孩子们再次凝视投影上那面庄严的五星红旗时,他们的眼神里,除了初识的好奇,更多了一份由衷的敬重与守护的坚定。

图4为志愿者与同学进行问题互动

一堂生动的旗帜课,如同一颗火种,在梅槐社区“爱心托管班”孩子们纯净的心田里悄然播下。青芒义行志愿服务队队员韩文德用他的热情与智慧,成功地将象征国家与民族精神的旗帜,化作了孩子们看得见、听得懂、能共鸣的鲜活教材。这不仅是托管班“七彩课程”体系在思想品德教育维度的一次精彩落地,更是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践行育人使命的生动写照。

孩子们专注聆听的面庞、踊跃发言的瞬间、以及眼中闪烁的对祖国旗帜那份朴素却炽热的情感,都是这堂课最珍贵的回响。我们相信,当爱国主义的种子以如此生动的方式深植童心,当守护旗帜的责任感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这份由荆职青年志愿者用心点燃的“星火”,必将照亮孩子们未来的人生征途,并终将汇聚成守护和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磅礴青春力量。梅槐社区的这间小小教室,此刻正回荡着赤诚的初音,那是新时代少年拔节成长、薪火相传的希望之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文杰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