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课堂润童心,信仰之光照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16 19: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菁   阅读 1.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李满、张岳淏、刘晓莉、王菁 )夏日炽阳下,红色教育的火种正点燃青春热忱。近日,晴梦逐光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主题,开展红色教育课堂,用故事回溯历史、以互动传递信仰,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为成长注入奋进力量。

践行核心价值,书写青春“文明答卷”

课堂伊始,志愿者刘晓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为引,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角度阐述。通过提出“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同学们的思考,孩子们争先分享,从“主动帮老师整理讲台”到“劝阻不文明课间行为”,用生活小事诠释对“文明”的理解。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孩子们用一个词语填写《生活中的“24”字》卡片。志愿者发放卡片,关于“富强”,同学们有写“火箭”或“自豪”;对于“友善”,有孩子写下“微笑”或“分享”。孩子们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让这些大道理变得亲切、具体,也更容易在心中生根发芽。卡片化作行动指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融入日常,在孩子们心底播撒文明火种,引领青春向阳生长。

寻迹“可爱的人”,传承信仰力量

“谁是最可爱的人?”志愿者周珅宸带着这个问题,翻开抗美援朝英雄故事。播放志愿军战士冻成“冰雕”仍保持战斗姿态的影像;志愿军们用战斗间隙食用炒面,为了保卫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当他放出志愿军牺牲的人数时,教室里瞬间安静,孩子们眼中满是震撼与敬意。

志愿者引领孩子们去了解湖北的革命英雄事迹,张富清“老将风骨,英雄本色”的事迹,呈现其不同时期的形象;介绍红安作为一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传承着“不图名、不图利、图奉献”的红安精神,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更是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壮烈历史,让人们在回望中感悟先辈们的伟大与坚守。大别山军民创造的大别山精神,通过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带领孩子们感受当地革命氛围。志愿者给孩子们介绍身边同样有这样的一批人,通过讲述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鼓励孩子们向他们学习!

这场红色教育实践,以青春视角解码信仰、用互动体验传递精神。对孩子们而言,是一次与红色基因的对话,让理想信念照进成长;对大学生志愿者来说,是传承使命的实践,在浇灌幼苗中坚定初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