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刘妍嫣、汪超、赵天宇)按姓氏笔画排序。为持续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效,进一步筑牢党员师生廉洁自律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7月4日,针灸推拿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将实践教育的收官之站,选定在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李克农故居。师生党员们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踏上了一段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忠诚廉洁的实景教育之旅,为此次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三下乡”活动画上了思想升华的句点。
在位于巢湖烔炀镇的李克农将军故居及生平事迹陈列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师生们怀着肃穆的心情,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依次参观将军的旧居和陈列馆。一件件历经沧桑的实物、一幅幅定格历史的图片、一份份弥足珍贵的文献档案,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隐蔽战线斗争史。泛黄却仿佛仍能滴答作响的电报机、承载着绝密信息的密写药水瓶、潜伏岁月里在刀尖上书写的手稿……200余件珍贵文物,生动还原了这位被誉为“龙潭三杰”之一、虽“从未领兵打仗”却功勋彪炳的开国上将的传奇人生。置身其中,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那场在无形战线上守护家国的生死较量。
无声文物震撼人心 忠诚信仰照亮前路
当团队成员驻足于李克农将军使用过的破旧皮箱和字迹斑驳的密电原件前时,历史的细节带来强烈的心灵冲击。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党员刘妍嫣凝视良久后感慨道:“这一刻,这些实物不再是冰冷的展品,它们让我真切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深刻理解了什么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暗夜深处护光明’”。将军和无数隐蔽战线的前辈们,是在用生命和绝对的忠诚守护着新中国的曙光。这份源自历史深处的震撼,正是对隐蔽战线无名英雄们甘于寂寞、绝对忠诚、无私奉献精神最生动、最深刻的诠释。
图为针灸推拿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党员合照。 刘妍嫣 供图
隐蔽战线亦是廉洁战场 铁律清风永为镜鉴
参观学习不仅是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更是一堂深刻的廉政教育课。李克农将军的一生,是忠诚的一生,也是清廉的一生。身处特殊岗位,手握重要机密,他始终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生活简朴,公私分明,将清正廉洁视为生命线。他在隐蔽战线所展现出的高度自律、严守秘密、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正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倡导的严守纪律、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等核心内涵在特殊战场上的至高体现和生动实践。他的事迹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本色和道德情操。
图为讲解员为团队成员讲解李克农相关革命事迹。 洪丹 供图
淬炼信仰之魂 激扬清廉之风
此次李克农故居之行,是针灸推拿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素材、将廉政教育融入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次信仰的淬炼、一次灵魂的洗礼、一剂强有力的廉洁“预防针”。针灸推拿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海燕表示:“隐蔽战线前辈们用生命书写的忠诚与干净,是新时代党员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行动指南。大家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将“忠诚印寸心,清廉重千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洪丹 供图
作为未来的医者,团队成员尤其感到责任重大。大家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廉洁文化,与“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职业追求息息相关。唯有怀揣仁爱之心,恪守廉洁之志,方能不负人民所托。学院师生将把此次红色廉政教育的收获,转化为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将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和廉洁行医的理念,融入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中医药事业的不懈奋斗中绽放出更加纯粹、更加绚丽的光芒。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刘妍嫣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