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张琴楠)2025年7月8日至11日,山西中医药大学推拿按摩协会实践队赴晋中市榆次区张庆乡东贾村,为助力乡村健康事业的发展,开启了一场专业、高效且意义深远的志愿服务征程,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 一、功法相传,共筑康健之路
伊始,实践队员带领村民进行八段锦功法锻炼,“左弓步,掌心向上,慢慢推出……”队员耐心地指导着每一个动作,不时走到村民身边,轻轻纠正他们的姿势。“对,就是这样,手臂再伸直一些,感受气血的流通。”在队员的悉心教导下,村民们的动作越来越标准,脸上也渐渐露出了自信的神情。随着八段锦的一招一式缓缓展开,村民们的身体也渐渐放松下来。他们的呼吸变得均匀而深沉,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诉说着健康的故事,传递着生命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带领村民练习功法
二、专业服务,织就健康之网
数天的志愿活动,实践队成员如精密齿轮般有序运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彰显出高度的专业性与组织性。室外服务点,宛如一座传递健康的温暖驿站。队员们凭借精湛技艺,为村民把脉问诊,指尖轻触间,便能感知气血的微妙变化;测量血压时,专注记录每一个数据,不放过任何细微异常。面对村民关于慢性病调理、夏季养生保健等问题的困惑,队员们耐心倾听、细致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知识化作涓涓细流,滋润着村民的心田。
室内,艾灸、拔罐、刮痧等特色中医理疗服务有序开展,传统疗法的独特魅力在此尽情绽放。艾条燃烧的袅袅青烟,带着草药的芬芳,似在诉说着古老中医药文化的神秘故事;拔罐时“啪”的一声轻响,宛如奏响的健康序曲;刮痧板在肌肤上轻轻滑动,带出一道道红痧,仿佛在为身体驱散病痛的阴霾。这些疗法为饱受颈肩腰腿痛困扰的村民带来了丝丝舒缓与慰藉。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推拿按摩缓解肩部疼痛
三、红色洗礼,砥砺初心之志
服务之余,实践队走进晋中市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红色文化的精神之旅。在晋中市档案馆“晋中记忆”展厅中,队员们沉浸式参观了“文明传承 古迹遗珍”’“晋商称雄 近代风云”“烽火燎原 走向胜利”“自力更生 探索发展”“富民强市 科教新城”“毓秀钟灵 人文荟萃”“影像晋中 追忆展望”七大主题展区,透过一幅幅泛黄的文献资料、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档案,系统回顾了晋中从革命烽火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历程。参观结束后,队员们于鲜红的宣誓墙前列队肃立,共同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在展厅回荡,与泛黄的历史档案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呼应。此刻,历史与现实交织,使命与担当传承,誓言的回响里激荡着新时代工会干部踔厉奋发的赤诚豪情。
▲图为实践队员重温入党宣誓
四、岐黄星火,点亮童心之情
实践队员携着中医文化的璀璨星芒,走进童真满溢的幼儿园,实践队员捧出古老的草药,那或蜷曲或舒展的叶片,似在诉说千年的自然智慧;展示精巧的针灸铜人,穴位如星罗棋布,藏着人体健康的玄妙密码。队员们以童趣之语,讲述神农尝百草的坚毅、扁鹊济苍生的仁心,让孩子们知晓中医是先辈与自然对话、护佑生命的瑰宝。孩子们睁大好奇的双眼,小手轻触草药,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长河;聆听故事时,神情专注,似在探寻古老医术的神奇。这场宣传,如春风化雨,让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生根。与此同时,队员们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向孩子们系统讲解了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关键步骤与操作要点。他们将专业的医学细节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讲解与示范。通过普及“救在身边”的理念和实践技能,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增添了守护生命安全的底气。
▲图为实践队员向孩子们普及中医文化
实践队员以精准的医疗服务和扎实的专业素养,为乡村居民送去健康福祉,是对中医药服务基层使命担当的生动诠释。它让古老的中医药文化在乡村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连接健康与幸福的桥梁。
杏林春晖耀东贾,岐黄仁术润乡途展望未来,队员们将继续以专业能力为笔,以服务基层为纸,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他们将加大宣传力度,让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在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生根发芽;以领袖嘱托为指引,让中医药文化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让岐黄之术的光芒照亮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撰文 | 马洁玉
图片 | 杨若融李明慧
审核 | 张琴楠易师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琴楠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