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徐锦瑶)在时间的长轴上,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我,正视情绪是重建内心秩序的重要部分。7月7日,合肥大学教育学院“薪火传乡韵,师‘苑’育童心”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肥西县上派镇肥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教师朱思宇为社区儿童带来《情绪蛋糕》团体辅导课程,为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和管理情绪,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课堂开始前,朱思宇利用趣味热身游戏调动社区儿童的积极性。通过随机抽取一位儿童上台表演和描述“蛋糕”等词语,引导台下儿童进行猜测,营造出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欢快的互动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
▲图为朱思宇在为社区儿童授课
在“我的心情有哪些”环节,朱思宇引导儿童分享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体验——开心、生气、难过、害怕。儿童们踊跃发言:“考满分时会开心!”“一个人在家时会害怕。” 老师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帮助他们辨别不恰当的发泄方式,并鼓励他们用健康的方式表达感受。随后,在朱思宇的指导下,社区儿童用色彩绘制属于自己的“情绪蛋糕”。他们用不用颜色代表不同情绪,将内心的感受具体化。一幅幅充满创意的画作不仅展现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也让给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学会接纳和释放情绪。
▲图为小朋友在进行游戏互动
在“说一说”环节,社区儿童积极分享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感到幸福,以及何时会产生恐惧。教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孩子们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如打鼓、绘画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图为小朋友在发表感悟
读懂世界需要先读懂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人的情绪瞬息万变,但变化永远动态,青年需要有透过现象看见本质的能力,小到课堂上执笔绘画的“情绪蛋糕”,大到坚定有力的主体性,在这个世界上,开心时的喜悦被允许,伤心时的眼泪也被允许,透过情绪认识自己,在兴趣里找到自己、成为自己,方可在成长的晴空里敞心同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锦瑶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